摊开中国地图,不难发现,有“塞上明珠”之称的中卫,属于既不沿边也不沿海的典型内陆城市。
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近年来,中卫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抢抓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契机,探索出一条云计算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云计算产业,正在中卫这方热土上开花结果,引领信息产业发展壮大。
今年上半年,中卫市云计算产业完成投资8.32亿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1.8%,对GDP贡献率达到14.4%。云计算产业逐步兴起并释放发展红利。
云计算,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卫。云计算产业已成为中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转型追赶的重要引擎、创新创造的重要源泉。
选择云计算 开启创新发展之门
面对新常态,迎接新挑战。中卫这个发展相对滞后的沙漠城市,如何完成转型追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压力所在,必是动力所在。求索中,中卫清醒地认识到,唯有创新驱动,方能实现发展方式的飞越。
2013年,风起云涌的云计算产业,让中卫市看到了“转型追赶、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
选择创新驱动、发展云计算产业,对于中卫而言,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谋求自身突破的务实举措。
发展云计算 铸就产业崛起高地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要想创新发展,知行不可分成两事。
深谙此理的中卫,在云计算产业发展之路上,生动地践行着“知行合一”的务实精神。
2013年,中卫与北京中关村“牵手”,以前店后厂方式建立西部云基地。
春风过处产业兴。
从2013年至今,短短6年,中卫在云计算产业领域创造了多个“领先”。
2013年11月,宁夏与北京签署合作建设宁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的战略协议,双方共同打造的“宁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揭牌,拉开了中卫云计算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2014年4月2日,国内唯一采用全自然风制冷技术的新一代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其PUE值低至1.1,较传统数据中心节能 50%以上,在国际属领先水平;
2016年,中卫领先采用混合所有制发展云计算产业,将面临破产的美利纸业发展成宁夏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2017年12月12日,美国亚马逊云计算合作数据中心正式上线运营,开创了“大云西移”“前店后厂”的国家先例和世界500强产业扶贫新模式。
……
为更好地推动创新发展,中卫市把云计算产业明确为全市的“一号工程”和“一号产业”,打造云天中卫升级版。
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在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征途中,中卫用一个个务实举措,践行着自己的不懈追求——
西部云基地引入四家运营商至北京、西安、太原等地骨干互联网接入线路,网络传输信息安全有保障。
土地、电价、税收、双高压电力就近接入、“六通一平”等各项优惠政策叠加,数据中心企业综合投资收益有保障。
西部云基地采用全自然风冷技术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值低至1.1,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具备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形成了按需定制、成本可控、弹性扩展、设施共享的装配式数据中心建设中卫方案,宁夏天云网络数据中心历时3个月建成,数据中心建设速度国内领先。
中卫市连续3年被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联盟评为“全国最适宜投资建设数据中心的城市之一”。
现如今,在世界云计算龙头企业亚马逊AWS带动下,奇虎360、美利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浪潮、美团等140多家云计算及配套企业落户中卫,产业生态逐步完善。
2018年,中卫市成功举办第一届云天大会,800余名云计算龙头企业领军人物、知名院士、专家、学者以及行业协会代表齐聚中卫,成功打造了“云天中卫”的城市品牌。
收获云计算 积蓄城市崛起动力
一座城市重塑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激活一座城市。
云计算,这个信息与技术共荣共生的高精尖产业,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个西部城市的面貌和内涵,推动着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中卫“环卫云”,就是对云计算产业有效利用的直观呈现。
每天上班后,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所人工保洁队3组检测员吕玉花都会从手机上打开中卫“环卫云”APP,查看辖区内保洁员到岗情况。具有智能考勤、查岗监督、一键求助等九大功能的“环卫云”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环卫4个业务部门15个责任区256个责任点537个责任人的有效管理。通过手机,环卫工、考核员、检测员可随时将工作情况上报,城市环卫管理效率提高了40%以上,真正实现了“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
如今,“政务云”“ 环卫云” “医疗云”“教育云”等绚丽绽放。
中卫,从未像今天这样激情四射。
中卫,从未像今天这样亮丽鲜活。
咬定青山不放松,筑就时代“云天城”。中卫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西部云基地建设为载体,力争以云计算领跑者的身份,弹奏出“云天中卫”智慧发展的动人乐章,创造出属于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