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市乡村振兴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市党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抓好目标、政策、力量、工作“四个衔接”,健全监测、帮扶、责任、考核“四项机制”,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夯基固本守底线。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紧盯“两个高于”目标,与医保、民政、教育等部门建立返贫致贫风险线索共享机制,对全市27.92万户农村人口全面开展摸排,反馈疑似致贫风险线索11785条,解除预警11536条,新纳入“三类监测对象”397户1613人。继续支持脱贫群众发展壮大产业,推动就地就近就业,53家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农村劳动力3228人就近就业,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310人,全市脱贫人口(含防返贫监测对象)实现就业60520人,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15.8%,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统筹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扎实有效推动脱贫成果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移民致富稳推进。制定《中卫市2022年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围绕产业、就业和社会融入三件事,坚持“一村一业”发展思路,做强做精枸杞、玉米、经果林、肉牛、肉羊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设施农业、手工醋坊、菌菇种植等特色产业。将带动就业作为移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深入实施“六个一”工程,开展技能培训3197人次,实现移民转移就业5.02万人,带动劳务创收8.6亿元。前三季度,全市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27元,同比增长9.2%,比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
乡村振兴见实效。深刻把握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使命任务,建立责任清单,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实施“十大工程”,全面推进“五大振兴”,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联农带农富农机制进一步完善。持续实施“一村一年一事”,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亿元,收益超过10万元的村达到85%。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全面推行“网格化”治理模式,大力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