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 工作信息

中卫市做好选、管、保、用“四篇文章” 促进驻村工作队发挥实效

2023-03-22 来源:中卫市乡村振兴局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近年来,中卫市全面对标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要求,按照“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安排部署,全力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派、管理、保障、使用“四篇文章”,确保驻村干部派得强、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是选优结对,带动提升。中卫市全面开展“导师帮带”工作,邀请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就地就近就便确定帮带关系,通过公示结对关系、颁发聘任证书、举行结对仪式明确帮带对子,建立帮带职责清单、帮带成长档案、帮带工作日志、金牌导师评选等机制,结成驻村帮带对子110对,全方位互通信息、增进交流、提升能力,不断形成比学赶促良好氛围。

二是强化管理,压实责任。对驻村帮扶工作情况开展明察暗访16次,对不遵守工作纪律的15名驻村干部进行通报批评,推动驻村干部履职尽责。探索建立驻村干部片区管理机制,将驻村工作队打破区域限制,通过“抱团聚智、集中会诊”等方式,定期组织到片区其他村观摩学习好经验好做法,推动解决思路不宽、门路不清、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是注重激励、强化保障。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驻村干部,在评优评先、提拔任用、晋升职级和评定职称时优先考虑,提拔使用驻村干部17名,切实增强荣誉感和归属感。海原县在督促各选派单位落实政策待遇基础上,县财政统筹为每个驻村工作队每年划拨1.8万元工作就餐补贴,提升保障水平。

四是明确职责、找准定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结合各自岗位特点、工作实际、业务知识,当好党建“指导员”、发展“领航员”、政策“宣传员”、治理“助推员”、群众“服务员”。主动参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组织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行动、人居环境整治等重大任务,探索形成了沙坡头区“爱心积分超市”、中宁县“小新帮办”、海原县“道德银行”等基层治理新模式,为下一步开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提供了参考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