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 工作信息

中卫市稳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2023-06-28 来源:中卫市乡村振兴局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今年以来,中卫市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制定印发《中卫市2023年乡村建设工作计划》,以乡村建设“183”行动为统领,细化13项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单位、目标任务、推进措施、工作机制,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精准谋划项目。2023年,全市计划实施乡村建设项目159个(沙坡头区31个、中宁县67个、海原县61个),概算投资29.42亿元,已开工108个、开工率67.9%(沙坡头区26个、开工率83.87%,中宁县49个、开工率73.13%,海原县33个、开工率54.1%)。

强化规划引领。全市计划编制村庄规划364个(沙坡头区92个,中宁县123个,海原县149个),目前已编制完成181个,完成率49.7%(沙坡头区68个、完成率73.9%,中宁县49个、完成率39.8%,海原县64个、完成率42.9%),正在组织编制村庄规划183个,其中:沙坡头区正在编制村庄规划24个,已完成规划成果编制,进入审查报批阶段;中宁县正在编制村庄规划74个,21个进入审查报批阶段,53个正在组织编制,尚未形成规划成果;海原县正在编制村庄规划85个,16个正在组织编制,69个处于招标阶段。中卫市成立市级村庄规划联合审查工作小组,将对全市81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成果进行联合审查。

有序推进“八大工程”。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已开工480.054公里,常住人口20户以上具备条件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和农村公路列养率均达到100%,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到65.88%。强化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工程。获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个1.9万亩,高效节水农业项目2个0.5万亩;编制上报沙坡头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海原县农村供水提标改造工程、海原县规模化养殖供水工程方案,中宁县农村人饮改造工程已开工,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计划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59个,已开工52个,开工率88.14%,剩余7个项目正在准备开工手续;各县(区)乡村清洁能源建设“煤改电”项目已完成52490户招标及6281户改造工作。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争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资金2700万元,目前已建成乡镇商贸中心10个,剩余10个乡镇商贸中心正在建设;整合邮政快递及农村客运资源,全市快递服务覆盖416个建制村,覆盖率达93.91%。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获得工信部19个5G基站建设支持,已完成5G基站建设92个。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全市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功能进一步优化,科学设置了警务室、党群活动室、综合调解室等功能室,实现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全覆盖。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计划改造227户,目前已开工65户、竣工34户,农村危房危窑实现动态清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改造卫生户厕5700户,目前已开工1496户,完工1342户,全市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61.3%;计划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7个,已完工1个,已开工4个,正在推进2个,全市污水治理率达到32.5%;计划实施生活垃圾治理项目3个,已开工1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8%以上,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达到30%以上;何滩村、南湾村、武塬村等7个美丽村庄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健全完善“三个体系”。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选派141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的27个,占比64.3%;村卫生室达到三星级标准的420个,占比92.7%;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3%;完成沙坡头区、海原县城乡公益性墓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4个;计划实施“一村一年一事”443件,已开工356件,开工率80.36%,已完工230件,完工率51.9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三挑”比例达到77%,三星级及以上村党组织达到88%;制定印发《“十四五”平安中卫建设规划》,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辅警”全覆盖,重点行业和领域“雪亮工程”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覆盖,村“法律明白人”配备率达到100%,开展法治讲座240场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004件,化解3970件,化解率99.15%;在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立妇联组织67个,打造妇女之家(微家)302个。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集中宣讲1100余场次;开展“树清廉家风 创最美家庭”“忠诚立家风”等活动43场次;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宣传、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等活动730余场次。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把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加快农村道路、供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巩固提升,进一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水平,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