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农业”结对共奔乡村振兴路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今年以来,市科技局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培育创新载体及科技人才帮扶“三驾马车”,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加大科技项目实施。组织农业企业积极申报实施科技项目,加快新品种培育力度,不断破解制约农业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问题。“海原县小杂粮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作为子课题列入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争取资金600万元,通过引进筛选抗旱稳产优质小杂粮作物和品种,建立小杂粮轻间高效种植模式,提升海原县小杂粮种植水平。同时,示范推广肉牛高效生态养殖,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带动脱贫户增收致富,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辐射推广,为乡村产业增添新活力。
加强创新载体培育。引导、支持农业企业加强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培育各类创新载体,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30家,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9家(柔性引进6家),自治区新型研发机构1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141家。
加强科技人才帮扶。大力引导科技特派员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转化应用。全市现有科技特派员537名,联合自治区选派我市“三区”人才40名,围绕枸杞、小杂粮、马铃薯等特色产业,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三区”科技人才专项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