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民政局着力构建“发展、监管、党建”三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格局,有效促进和规范社会组织各项业务的开展,发挥了社会组织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矛盾化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多措并举,“两个覆盖”不断提升。按照“两个覆盖”的目标,采取“建、联、挂、派”等组建方式,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市属登记注册的178家社会组织中,党组织覆盖率92.69%,单独党建率17.58%,党的工作在社会组织中实现了全覆盖。
创新机制,党组织规范化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全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规范建设的意见》,制定下发了《市属社会组织网格化管理服务实施方案》,建立了社团“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市属178家社会组织划分为11个网格,由11名机关党员干部担任网格员,每人负责一个网格,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实现社团组织管理工作扁平化、精细化、科学化。
激励培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一是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改造完成了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入驻社会组织20家,有党支部的10家。二是广泛开展“星级社会组织党组织创建”,组织各支部开展党支部星级评定,评选出了2个二星级和6个一星级党支部,对被评为1-5星级社会组织的党支部书记按照支部书记津贴补贴制度分别给予每月100-500元的补贴。三是实施党建和社会组织“双培育、双提升”工程,通过开展社会组织孵化培训和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使社会组织及其党支部党建作用发挥和业务素质能力得到双提升。
选树典型,夯实党员发展基础。加强组织建设,坚持注重培养,加大社会组织优秀职工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有14余名义工、志愿者积极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吸纳培养了2名预备党员,为党员发展夯实了基础;加强教育培养,将4名社会组织中思想觉悟高的党员吸纳到班子中来,推选为党支部书记,确保了社会组织正确的发展方向,指导各支部建立了党员台账,将党员管理纳入到日常的组织活动管理中。
示范引领,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创新设立了“红色教育宣传车”,助力乡村振兴,下乡进村开展宣传,组织党员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深入敬老院、儿童福利院、雷锋纪念馆等地接受红色教育18次。指导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防疫、创城、“周五有约”等志愿服务工作,先后开展各类志愿活动6000多场次,服务群众约5万人次,在服务民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