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38号提案的答复
卫民发〔2021〕40号东菊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提案共提出具体建议3条,由我单位负责办理的3条,目前已办结3条,不具备办理条件的0条,需跨年办理的0条。具体情况如下:
第1条建议办理情况:积极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创造条件。为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更好发挥作用,以市、县(区)分别印发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社会支持和探索多种形式,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登记社团组织1068个,其中:登记注册398个,备案社区社会组织670个。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依托街道、村社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等阵地,参与到社区“青春议事厅”等社区建设平台中,增强社区服务的枢纽功能。
第2条建议办理情况:充分整合辖区社会组织资源。倡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中,通过“青春议事厅”主动发挥社会组织参与作用,做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通过小区自管会、乡贤参事会等组织形式,发动社区居民和驻社区单位等多方主体,围绕公共服务、矛盾调解、建设发展等社区重要事务,定期组织开展议事协商、乡贤参事等活动。
第3条建议办理情况: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构建社区治理“一核多元”架构,深化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民委员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社区治理架构。建立社区“联合党委”65个,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覆盖的区域化组织联动体系。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建立“一书三单”(共驻共建协议书、共治资源清单、治理需求清单、服务项目清单)制度,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350余份,制定资源、治理、服务项目清单200余份,精准服务居民群众。社区民主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各社区均成立调解委员会、“和事佬”协会、居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开设了“书记工作室”、“民主协商议事厅”等议事机构,组织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和居民代表参与,通过“社区协商月”活动,共开展协商议事724次,参加协商人员达9650余人,调处矛盾纠纷和解决实际问题1150件。成立网格(小区)党支部121个、楼栋党小组257个,搭建起“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链条,将党员、社区干部、城管执法员、片区警务员、环卫保洁员、物业工作者、志愿服务者等1.4万余人纳入“两员三长”服务队伍,开展民情家访、志愿服务等活动,先后解决私搭乱建、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3000余件,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全面推行“红色物业”服务制度,把牢物业服务正确方向,将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代表,吸纳进社区党委或网格党支部。实行社区“两委”成员与业主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推动符合条件的社区居委会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主委员会成员。住建部门出台了《成立业主大会及选举业主委员会程序指引》,由乡镇政府、社区居委会引导业主依法成立业委会,将业主自治机构的管理纳入社区管理范围,逐步实现居民小区业委会全覆盖。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在住宅小区分别选派党员担任楼长、单元长,打通基层治理的最末端。结合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与乡镇、部门以及社区居委会共同搭建物业企业与业主代表协商平台,共同协调处理物业管理方面矛盾纠纷165起,办理物业投诉件820件,将物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防疫、社区、为老、为小、周五有约等志愿服务工作,有力推动了社区“三社联动”,先后开展活动6000多场次,服务群众约5万人次,在服务民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疫苗接种期间,60多个社团组织2000余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种点秩序引导、预约登记、留观提示等志愿服务活动15000人次,保障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
谢谢您对民政工作的支持!恳切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中卫市民政局
2021年8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