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卫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打好三项组合拳,持续强化市场价格行为监管,引导经营单位自觉加强价格行为自律,努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重点领域价格巡查检查,打好监管“强化”拳
一是开展元旦春节期间价格监管。重点检查年夜饭、高档烟酒茶及其他重要节日礼品是否明码标价,严肃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价外收费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下发《关于规范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函》700余份,检查大中型商超14家,集贸市场15家,旅游景区2个,酒店25家,娱乐场所32家,停车场82家,现场责令整改25家。二是开展殡葬用品价格专项检查。针对疫情期间殡葬用品和服务需求大幅增加的情况,为规范殡葬服务价格秩序,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是否严格按照明码标价规定在显著位置公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以及丧葬用品价格;是否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收费。共检查殡葬服务机构3家,丧葬用品经营单位11家,丧葬用品加工单位6家,发放《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14份,对1家未落实明码标价的经营主体责令整改,对1家殡葬服务机构涉嫌不执行政府定价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三是开展涉疫药品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制定印发《中卫市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签订《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告知书》107份,全市摸排药店86家,诊所8家,医疗机构2家,责令整改14家,立案3起,办结1起,罚没款1386元。四是开展粮食市场价格专项整治工作。对我市国有粮库、基层粮库和应急成品粮储备企业、粮食制品生产企业及各类粮油经销部的价格行为进行检查,共计检查国有粮库3家,应急成品粮油储备企业7家,粮食制品生产企业23家,其他经营主体55家,对发现未明码标价的2家企业已责令现场完成整改。五是开展停车收费专项检查。约谈中卫市鑫耀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告诫该公司负责管理的33家停车场经营者要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价格自律。对于群众密切关注的停车场进行重点监管,共检查26家停车场,纠正违法行为3起。
(二)依法查处典型价格违法行为,打好执法“处置”拳
不断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商品的价格监管和对重点大宗商品、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变化跟踪,依法从严查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按政府定价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价格监管在风险研判中的重要作用。2023年一季度我市共办结价格违法行为案件7起(教育领域违规收费案4起,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食品案2起,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收费案1起),共罚没款77655.91元。
(三)妥善处理价格舆情投诉举报,打好矛盾“化解”拳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12345、12315专线作用,密切关注重点领域和节假日价格投诉举报和舆情动态,涉及价格的投诉举报第一时间受理、处置,对构成价格违法行为的从严从速查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避免矛盾激化和舆论发酵。2023年一季度以来,共受理涉及价格的投诉举报264起,均已及时处理答复,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明码标价覆盖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蔬菜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户流动性强、设施不完善,五金店、小型特产店商品种类繁杂,部分旅游景点摊位和农家乐经营者对明码标价重视程度不高,给商品明码标价普及工作带来了困难。二是停车场信息化收费管理未实现全覆盖。全市已有6家公共停车场完成了停车场收费计时自动化改造,但仍有鼓楼周边、原中医院、鼓楼西街附近的16个停车场因场地原因,现在还未完成自动化及时改造,导致计时收费统计难度大,投诉频率高。三是部门协调联动不够。价格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协调联动不够,价格监督检查工作难度大。
三、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节日期间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行业经营者价格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收费公示制度,切实做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将价格违法违规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同时做好执法普法工作,加强对《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提升经营者懂法守法经营意识。
二是持续开展停车场收费管理。督促各停车场负责单位公示收费标准,加快停车场信息化收费管理系统建设,从根本上扭转停车场违规收费行为。
三是继续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加强与价格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配合,立足自身职能职责,联合开展价格收费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捏造散布虚假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的行为,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提升监管成效,共同做好重点领域保供稳价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