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统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分析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24/2023-00018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统计局
责任部门:
市统计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3年02月02日
标  题:
经济运行稳步恢复 乘势而上奋发进取

经济运行稳步恢复 乘势而上奋发进取

2022,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高质量发展基础巩固向好。

一、经济运行总体稳定

初步核算,2022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3.8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高于全国增速0.8个百分点,低于全区增速0.2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区五市第4位,排名比前三季度前进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9.81亿元,比上年增长4.0%,比前三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62.88亿元,比上年增长6.1%,比前三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2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比前三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从拉动力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拉动GDP增速0.62.5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4.2:46.6:39.2

(一)生产供给支撑有力

1.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拉动明显。202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值98.6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0.8%,比上年增长0.4%;林业产值1.36亿元,下降3.2%;畜牧业产值54.72亿元,增长12.1%;渔业产值2.86亿元,增长6.4%粮食生产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夏粮生产增势亮眼。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1.4万亩,比上年增加0.8万亩,增长0.4%产量68.8万吨,比上年增加1.8万吨,增长2.7%;亩产360公斤,比上年增加8.1公斤,增长2.3%。其中,夏粮产量3万吨,增长51.3%,秋粮65.8万吨,增长1.2%。分品种看,小麦产量3万吨,增长60.8%;水稻2.8万吨,下降20.6%;玉米53.1万吨,增长0.1%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市牛存栏36.2万头,增长11.8%,出栏10.9万头,增长11.1%;羊存栏125.0万只,增长10%,出栏95.6万只,增长10.6%;生猪存栏32.2万头,增长8.0%,出栏43.7万头,增长1.2%奶牛存栏12.7万头,增长24.7%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肉类总产量7.6万吨,增长5.7%;奶产量48.1万吨,增长12%;蛋产量3.8万吨,下降6.5%;蔬菜产量45.8万吨,增长10.2%

2.工业生产总体稳定,采矿业贡献突出。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轻重工业双增长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5.2%;轻工业增长9.8%,占4.8%三大门类12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5.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2个百分点;制造业下降2.8%,占63.5%,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4%,占21.1%,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3个百分点。全市24个行业大类中,有11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行业增长面45.8%十大主导行业“55增长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4.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2%,占1.6%;食品制造业增长11.1%,占1.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4%,占1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0.5%,占7.1%;下降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19.1%,占16.5%;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16.2%,占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4%,占19.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9%,占1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7%,占4.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35其中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22.4%,发电量增长12.1%单晶硅增长2.9%;水泥产量下降42.9%合成氨下降21%,电石下降10.1%钢材下降5.5%铁合金下降3.9%

3.服务业持续恢复,部分行业增长较快。2022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下降2.2%,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0.4%,下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0.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4%,占12%,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速0.3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下降1.5%,占2.7%,下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0.04个百分点;金融业增长2.9%,占11.1%,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速0.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下降1.2%,占8.1%,下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0.1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增长5.5%,占14.7%,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速0.7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2%,占39.7%,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速0.5个百分点2022,全市6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9.12亿元,增长5.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9.3%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5%,增速全区领先。

(二)内外需求协同发力

1.投资规模持续扩大,重点领域支撑有力。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6.1%,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7.6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增速5.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全面增长。县属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3.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215.7:55.8:38.5调整为2022年的7.1:55.4:37.5,第一产业投资比重提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回落重点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增长97.4%23.3%5.3倍,分别拉动县属投资增长8.8131.9个百分点。入统项目量大质优。全市累计新入统投资项目403个,比上年增加110个,计划总投资比上年增长69.6%,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67个,比上年增加16个。

2.消费市场持续承压,居民生活保障充分。2022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89亿元,比上年下降0.3%城镇恢复快于乡村全市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9.03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5.1%增长0.2%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2.86亿元,24.9%下降1.8%餐饮业率先复苏。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0%,增速由负转正提高9.2个百分点。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法人单位粮油食品类、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9.6%20.9%16类商品零售额511其中,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71%通讯器材类增长29.3%,汽车类增长1%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97.6%,日用品类下降49.6%,中西药品类下降9.5%,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3%

3.对外贸易量稳质升,工业出口增长较快。据中卫海关统计,2022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13.8%其中,进口的主要产品是锰矿砂、石英和化工产品,进口总额16.36亿元,增长77.2%出口的主要货物是未锻轧锰、蛋氨酸和化工产品,出口总额19.27亿元,增长0.7%,实现贸易顺差2.91亿元。从工业品出口情况看,2022年,全市有12规上工业企业出口产品,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93.1%,占规上工业销售产值的1.2%

(三)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1.发展动能日益增强,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战略新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企业82家,比上年增加9家,产值比上年增长11%,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2%。其中,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53.3%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2022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5%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2.6%拉动县属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研发投入持续增加。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20.8%其中,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占规上工业研发费用的比重达97%,是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主力军。现代服务业发展引领作用初显2022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6.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高于服务业增速0.8个百分点,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20.1%,占GDP比重为2.8%,拉动GDP增速0.5个百分点。

2.民营经济稳步前行,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民营工业增势强劲。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2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7.9%;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3.7%,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3.3%,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速4.6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稳步增长。2022年,全市民间投资增31.8%,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5.7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0.8%,拉动全市投资增速12.3个百分点。民营服务业效益提升。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45.32亿元,增长10.3倍;利润总额2.05亿元,增长4.4倍,民营服务业营业收入利润率4.5%

3.绿色低碳扎实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坚定。工业技改势头强劲。2022年,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58.8%,高于工业投资增速35.5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14.7%提高到19%高耗能行业占比回落。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下降8.2%,低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7.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4.6%下降到66.3%能降耗成效明显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5.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3.1%

(四)市场就业保障有力

1.市场主体精简优化,就业目标超额完成。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2022,全市工商新登记注册企业2594比上年下降11.4%;全市工商新登记注册个体户8656,下降24.6%。全市新增四上企业58家,比上年增加35家。12月末,全市现有在库四上企业529家,比上年增加83家。据市人社局统计,2022,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0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487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1%157.5%138.9%

2.金融存贷稳健运行,中长期贷款高速增长。据人民银行中卫市中心支行统计,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17.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03.79亿元,增长15.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58.49亿元,增长4.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下降3.8%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5.0%;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增长4.9%

3.物价水平温和可控,八大类商品全面上涨。据国家统计局中卫调查队统计1—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八大类商品价格呈全面上涨态势,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6.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6%食品烟酒类上涨1.5%居住类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9%,衣着类上涨0.7%,医疗保健类上涨0.6%。全市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

(五)经济质效稳步提升

1.财政收支稳定向好,民生投入持续增加。据市财政局统计,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86亿元,同口径(扣除留抵退税因素)比上年增长3.8%其中,税收收入13.92亿元,同口径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5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八成以上支出用于民生,其中,交通运输支出3.75亿元,比上年增长60.8%;卫生健康支出22.91亿元,增长37.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0.73亿元,增长2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27亿元,增长19.9%

2.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共同富裕扎实推进。据国家统计局中卫调查队统计,2022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13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91元,比上年增长4.8%,低于全区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98元,比上年增长6.7%于全区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由上年的2.41下降2.37,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3.电力保供成效显著,内部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发电企业78家,比上年增加9家。规上工业发电量218.5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1%,月均发电量18.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加1.97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发电量136.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8%,占规模以上发电量的比重为62.5%。风力发电在清洁能源发电中占比最大,比重为49.8%;太阳能发电量62.2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8%,拉动清洁能源增长8.9个百分点。全市新能源投资比上年增长6.9%,占工业投资的49.4%

一图读懂:

一图读懂丨2022年中卫市经济运行情况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