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解读《中卫市“互联网+教育”建设实施方案》

2019-03-09 来源:市教育局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2018年7月,教育部批复宁夏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1月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规划(2018年-2022年)》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打造教育资源共享、创新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党建思政、现代教育治理五大板块的示范区发展目标,确定了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为加快推进中卫市“互联网+教育”建设,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3月正式印发《中卫市“互联网+教育”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问:印发《方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 当今世界,互联网已成为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为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互联网+”已成为国家战略。推进“互联网+教育”,本质上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方法推进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教育的变革,创造教育新业态,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实施“互联网+教育”建设,有利于解决我市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为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我市研究制定了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互联网+教育”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明确了发展细化了工作措施。

问:《方案》的起草过程?

答: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教育”工作,多次对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8年11月4日,李斌副市长主持召开专题会,安排部署我市“互联网+教育”工作。按照工作安排,市教育局积极与自治区教育厅对接,在相关处室的指导下,参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起草出了《中卫市“互联网+教育”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初稿。并在多次征求网信、发改、工信、科技、公安、财政、大数据等部门意见,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完善。该《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后,经2019年1月22日第3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于2019年3月8日正式印发

问:《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答:《方案》坚持对接需求服务大局、争取试点强力推动、统筹各方形成合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提出紧紧围绕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10+N行动”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一是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2020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工作目标。到2022年,基本建立信息化创新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的新模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明显缩小,实现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跨越式发展,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党建思政、现代教育治理五个方面引领示范, 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互联网+教育模式。

二是明确了主要任务。对标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要求,扎扎实实实施教育云资源协同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全覆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素养教育、“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区)数字校园建设、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网上党建工作阵地、线上线下立德树人合力、教育治理能力、网络精准扶智行动、网络安全保障等10项“规定动作”,确保自治区部署在中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认真探索“互联网+教育”实践创新,做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广行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广行动、信息化助力产教融合提升行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领跑者培养行动、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等5项“自选动作”,彰显中卫特色和亮点,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三是制定了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政府责任确保持续推进及时总结经验努力争先创优三项保障措施。

问:如何理解把握《方案》?

答: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刻认识“互联网+教育”对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互联网+教育”建设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把握正确方向。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把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重要目标,坚持把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创出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互联网+教育”经验。

三是完善保障机制。“互联网+教育”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健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保障机制,各级各部门各系统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推动“互联网+教育”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问:下一步如何确保《方案》落到实处?

答:一是形成制度体系。成立中卫市互联网+教育建设领导小组,健全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成员单位、学校和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沟通协调、协作配合、交流互动工作机制,以及经验推广和绩效评估机制,协同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建设与应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推进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实行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全面统筹本校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按年度对建设方案进行全面细化,明确每一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二是做好宣传解读。通过举办“互联网+教育”现场观摩会、应用成果展览、出版优秀典型案例集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互联网+教育”建设的经验成效。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效宣传机制,为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督导检查。市人民政府会同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互联网+教育”建设专项督查,协调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加强过程性督导,及时进行绩效评价,一年一评估,一年一论证,确保“互联网+教育”建设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相关链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卫市“互联网+教育”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