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卫快讯 > 部门动态

中卫打出增收组合拳让城乡居民钱包更鼓

2025-07-28 来源:中卫日报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以前总觉得在家门口找不到好工作,这次华润专场招聘会,我和宁夏大学中卫校区的同学们一起,向一家心仪的企业填报了就业意向。”宁夏大学学生张亚州说。自今年中卫市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行动以来,像张亚州这样通过就业政策受益的人群越来越多。

今年以来,中卫市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核心,打出系列增收组合拳,让城乡居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政府主导+央企搭台+高校联动+跨省协同”,这一创新模式让我市就业服务焕发新活力。在宁夏大学中卫校区举办的“润泽宁夏 筑梦未来”华润专场招聘会上,136家企业带来的6253个岗位让求职者目不暇接,最终1074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前段时间,又有几十人找到了工作,最远去了广东,工资收入可观。”在海原县零工驿站,劳务经纪人马光军算起账来喜上眉梢:“以前村民外出打工靠碰运气,现在政府组织专场招聘会,还有‘点对点’输送,省心又踏实。”

今年以来,全市依托“520+511”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已开展各类招聘活动488场次,提供岗位3.67万个,8064人成功牵手心仪企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17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5万人,创收28.54亿元,就业市场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形成。

“在这里工作几个月了,工资6000元左右,包吃住,不仅能将省下来的钱寄回家,还能学到技术,增长见识。”三次踏上赴粤务工专车的海原县史店乡徐坪村村民陈云说,“政府工作人员提前考察了企业,还安排专车送我们过来,特别放心。”

为拓宽就业渠道,中卫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赴广东等7省13市访企拓岗,与12个省份的30个市县区建立劳务合作关系,设立33个驻外劳务工作站。通过“点对点”输送模式,3370名劳动力成功赴外就业,4.87万个优质岗位信息源源不断汇聚到求职者手中。

“以前守着几亩地,一年到头剩不下多少钱。现在跟着政府组织的劳务队去江苏务工,收入翻了好几番。”陈云在电话里笑着说,年底打算用攒下的钱给家里置办一些家具。

沙坡头区退役军人李嘉琪经营着一家200多平方米的超市,日子过得美滋滋。“多亏了人社部门牵线搭桥,帮我申请到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解决了我开超市的资金缺口。”李嘉琪说,创业贷款圆了他的创业梦,让他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

中卫市用好用足稳岗返还、扩岗补助等政策,今年以来通过“免申即享”模式为1058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552.03万元,为111家单位发放扩岗补助48.75万元。在创业扶持方面,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3亿元,培育创业实体1214个,15.4万元大学生创业补贴精准送到创业者手中。同时,聚焦产业需求,中卫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500人次,精心培育“海原司机”“中宁枸杞技工”等特色劳务品牌。通过“培训+鉴定+就业”全链条服务,让劳动者手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