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个家庭农场,要来回跑好几个地方,材料交一堆,现在办事可真方便!只要到‘农村经营一件事’窗口,好多问题都能解决,省心多了!”徐套乡新庄子村村民勉凯强的一番话,道出了中宁县“农村经营一件事”改革带来的实惠。近年来,中宁县设立“农村经营一件事”专窗,通过集成服务、数据赋能、政策礼包等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宁县以深化“农村经营一件事”改革为突破口,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再造流程,借助“一窗通办”大幅提升集成服务效能,形成了完整的“农业经营主体服务链”,创新推出“菜单式”办理模式,让经营主体可以灵活选择全链条办理或单项业务办理。在服务模式上,专窗严格遵循“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标准化流程,让群众对办事流程一目了然。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中宁县安排专业团队“一对一”帮办,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了“三个压缩”:办理环节从8个减少到3个、办理时限从60天压缩至4天、所需材料精简超过60%,服务效能得到了显著跃升。
“为直击农业经营主体办证过程中‘材料多、重复交、部门堵’的痛点,我们依托数据共享强力推进材料精简,通过整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人社、税务等7个部门需求,实行‘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通行’的‘一表通填’模式。同时建立共享复用机制,法人身份证、经营场所证明等共性材料实现‘一次提交、多部门复用’,彻底告别重复提交。”中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史天福说,他们创新“信用+容缺”模式,在申请人信用良好的前提下,对非关键性材料实施容缺受理,允许后续补正,将办事所需材料从原先的31项大幅精简至10项。通过强化数据互通,依托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跨部门数据实时推送和办件反馈机制,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关键信息“一次录入、全网共享”。
此外,中宁县为切实增强经营主体的获得感,精心打造了“三大暖心服务包”:持续为新办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免费公章刻制服务;深化与本地银行合作,畅通“线上预约开户”通道;集成农业补贴、税收优惠、社保登记等多项扶持政策,通过线上精准推送、线下专窗解读、帮办代办员上门辅导等多种形式,让经营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我们将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致力于让更多涉农事项实现‘集成办、极简办、全域办’,以政务服务不断升级的‘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史天福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