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卫快讯 > 区县动态

中宁:积极构建四位一体工业人才发展体系

2025-09-01 来源:中卫日报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8月22日,宁夏宁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炭素厂焙烧车间内,车间主任马生龙俯身紧盯数据变化,详细记录着关键参数。“设备温度控制要像老中医针灸一样精准,差一度都会影响产品质量。”马生龙话语里满是对工艺的敬畏。

正是这份精益求精的执着,让他主导的“焙烧提产改造项目”实现重大突破——阳极产能从18万吨跃升至23.5万吨,每年为企业新增数千万元效益。而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更成为技术人才成长的“沃土”,32名骨干攻克难关,累计斩获4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项发明专利,被评定为三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中宁县“产业工匠锻造计划”的精准托举,“企业点单、院校接单、政府买单”的订单式培养机制,每年组织百名企业家参与新型工业化、数智融合等专题研修,让技术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近年来,中宁县以“才聚宁夏1134行动”为牵引,构建起“引才磁场强劲、育才沃土深厚、用才舞台广阔、留才生态优良” 的四位一体工业人才发展体系,成功培育出百亿级规模的锰基、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针对“招引政策吸引力不足、产才匹配精准度不高”等发展痛点,创新推出“技术支持+项目合作+兼职引进”的柔性引才模式,推动企业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20余家科研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2024年,全县开展电解锰工艺优化、枸杞精深加工等技能比武10场次,完成高技能培训900余人次,获证率高达89%,为产业升级储备了5603名高技能工业人才。

“服务人才就是服务发展大局,我们既要当好政策‘翻译官’,把惠企政策讲清楚、落到位,更要做好人才‘服务员’,把急难愁盼解决好、办扎实。” 中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潘馗说,中宁县创新建立干部联系包抓机制,通过面对面为企业纾困解难,精准化解手续办理堵点、招工用工缺口等实际问题200余个。同时,整合优化人才服务专员队伍,聚焦高层次人才急难愁盼,量身提供子女入学、配偶安置、住房保障等“一揽子”“一站式”服务,用细致服务织密保障网,全力构建起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生态循环。

“当个人奋斗与县域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车间里的每一块炭素材料都能绽放新光芒。” 马生龙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技术人才的心声。如今,中宁县正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技能比武选才+高技能培训育才+职称评定励才”的全链条培养机制,让技术人才在电解锰工艺优化、装备智能化改造等关键赛道上“各展其能、各尽其才”。1月至7月,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其中,锰基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5%,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从马生龙的“一人突破”到产业人才的“全员突围”,中宁县以“向新而行”的坚定决心,书写着“引才聚智、以才兴材”的新时代篇章。在这里,每一份扎根一线的坚守、每一次创新突破的尝试,都在为新材料产业的“定向生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