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卫快讯 > 区县动态

信用筑基促发展 优化营商惠民生

2025-09-08 来源:中卫日报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则是奠定优质营商环境的“压舱石”。近年来,沙坡头区锚定信用体系建设核心任务,创新信用监管模式、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强化失信联合惩戒,构建起“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信用生态,为市场主体遵规守法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信用监管“出实招”,市场秩序“提质效”

沙坡头区加强行业领域分级分类监管,组织生态环保、物业管理等14个行业实行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围绕企业经营履约、投诉处理、违规记录、社会责任履行等核心维度,构建多维度“信用画像”体系,精准标注企业信用等级,为差异化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创新推出《中卫市沙坡头区物业服务管理办法》,将68家物业企业精准划分为AAA级(3家)、AA级(21家)、A级(37家)、B级(4家)、C级(3家)五大信用梯队,对AAA级采取简化监管模式,减少日常检查频次,并在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于C级信用风险企业,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检查频率,并通过媒体及乡镇(社区)渠道向社会公示其信用状况,发布风险提示,以精准监管实现检查“无事不扰”与监管“无处不在”的有机统一。

信用修复“优服务”,企业重建“轻装上阵”

沙坡头区全面推行“两书同达”机制,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精准告知信息公示期限、修复条件清单、异议申诉渠道信用修复要素,实现修复指引“靶向送达”。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信用中国”行政处罚信息协同修复,企业提交一次申请即可同步更新两大平台信息,真正做到“信息共享、结果互认”“一次申请、同步修复”。

同时,沙坡头区创新集成“线上+线下”服务矩阵,通过政府网站、微信群等平台,大力宣传信用修复渠道,推行“零见面”“零跑腿”全程电子化办理,让企业“网上办”“快捷办”,搭建高效率修复渠道。将信用修复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综合专窗,为企业提供从咨询到办结全流程服务。

“现在来办业务,不仅审批速度快,工作人员还会主动介绍网上业务办理流程,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宁夏中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静说。得益于“互联网+政务服务”,沙坡头区全面梳理税务、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办理事项,将8个部门915项事项集中整合到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为92.45%,不见面率达82.62%,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今年以来,累计下达“两书同达”96件,已协助29家市场主体完成信用修复,让失信主体在规范指引下“纠错重生”,轻装上阵再启发展之路。

失信惩戒“动真格”,诚信建设“再深化”

沙坡头区严格落实失信惩戒制度,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实现失信信息实时共享,针对恶意拖欠账款、合同违约、虚假承诺等严重失信主体,依法纳入失信名单,并同步推送至“信用中国”等平台,对市场主体实施市场准入限制、政府项目投标禁入、财政资金支持限制等惩戒措施,对失信企业负责人,叠加任职限制、评优评先否决等约束,形成“企业失信、个人受限”的联动效应,切实压缩失信者生存空间。

今年以来,累计将820名自然人、156家企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1074人次,在出行、贷款、招投标、行政审批等领域实施联合限制,公开曝光失信名单6期,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推动诚信建设向纵深发展。

沙坡头区将持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信用监管长效机制,拓宽信用应用场景,以信用建设新成效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