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如何下好防汛“先手棋”,守住防汛安全底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日前走访多个部门了解到,今年汛期,我市降水呈北部偏少南部偏多趋势,特别是南部山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区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此,我市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对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进行调整完善,通过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抓实抓细防汛抗旱应对准备。
“我们与市气象局主动对接,及时掌握我市未来10天的降水天气过程,确保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张巨宏告诉记者,自汛期以来,市应急管理局紧盯全市58个中小型水库、671座蓄水池及147处高风险地质灾害点,对相关水库、堤防、在建水利工程、山洪沟和山洪灾害易发区灾害点开展拉网排查。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开展2023年防汛救灾桌面推演,进一步提升应对处置洪涝灾害能力。同时,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水务局投入86万元补充采购应急物资,并对现有防汛设备物资进行整理和维修保养。目前,累计储备30多种价值约620万元防汛物资,组建3支400人防汛救灾专业抢险队伍和1支20人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确保险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应急抢险。
“如遇降水,我们立即进入警戒状态。”市水务局局长童颢告诉记者,为有效抓好全市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市水务局结合全市用水情况,对辖区内水库、堤防、在建水利工程、山洪沟和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度汛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辖区内水库、防洪治理工程等进行了抽查,确保抽查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于汛前完成整改。目前,中卫市沙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海原县海子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工程已按期完工,海原县蒿家湾水库、园河水库、中宁县小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序推进,做好全市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