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市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我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并对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加快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壮大交通物流产业、做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打造绿色国家“东数西算”示范基地,力争到2025年,标准机架达到33万个,数字信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推动建设信息技术创新开发基地,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增强数据安全服务,打造可靠的“云生态”;建设区域数字经济基地,推动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确权使用,逐步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东数西算”示范样板企业10家以上,形成“区域联动、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要加快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构建“一心多点”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实施景区联动、优势互补,开展全域一体综合开发,到2025年,全市增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特色村6个。要培育壮大交通物流产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区域性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推进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增强物流综合服务能力,支持一批中卫本土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综合型物流企业转型发展;优化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产品对外运输能力。要做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推动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坚持提高创新能力、培育核心优势,加强锰基材料生产技术研发,引领锰材料发展等,到2025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700亿元。
在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要推动冶金制造产业绿色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链式发展,提升数字化改造水平,坚持优化存量和控制增量相结合。全面落实“四大改造”提升行动,围绕绿色低碳发展方向,重点推动钢铁、铁合金等传统冶金制造企业引用新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等,力争到2025年,精细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方案提出,特色农业发展依旧是重中之重,枸杞产业要提质增效,到2025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21万亩,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40%,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68亿元;牛产业要扩规提质,到2025年,肉牛饲养量达到60万头,规模化育肥比重达到30%,奶牛存栏达到20万头,万头以上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达到10个,年产鲜奶100万吨;培育壮大葡萄酒产业,到2025年,酿酒葡萄基地发展到4000亩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