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宁夏·中卫)枢纽节点在贵阳第六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正式发布,宁夏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8个地区同时获批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重点承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任务。这标志着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已纳入国家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列入国家“新基建”主要支持区域。
5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推进会,副市长万学道就在中卫建设宁夏国家级枢纽节点产业集群情况作交流发言,现场专家认为中卫市云计算产业起步早、基础好、模式新,对中卫建设方案给予高度肯定。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是作为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传统上,我国通信网络主要围绕人口聚集程度进行建设,网络节点普遍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数据中心对网络依赖性强,随之集中于城市部署。近年来,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快速扩张,对土地供应、能源保障、气候条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城市资源,特别是东部一线城市资源已难以满足持续发展要求,需尽快转变以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围绕数据中心重构网络格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方案》布局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建设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重点推动在数据中心布局、网络、电力、能耗、算力、数据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引导大规模数据中心适度集聚,形成数据中心集群。围绕集群,调整优化网络结构,加强水、电、能耗指标等方面的配套保障。在集群和集群之间,建立高速数据中心直联网络,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支撑大规模算力调度,构建形成以数据流为导向的新型算力网络格局。
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用户规模较大、应用需求强烈的节点,重点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满足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
对于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潜力较大的节点,重点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夯实网络等基础保障,积极承接全国范围需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
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重点推进绿色集约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支持核心技术突破;支持数据中心集群配套可再生能源电站,加强能源供给保障,强化能耗监测管理;支持构建算力服务资源池,打通跨行业、跨地区、跨层级的算力资源,提升算力服务水平。宁夏作为国家级枢纽节点,主要任务是加快建设中卫数据中心集群,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提供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打造“东数西算”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宁夏数据集群的建设,将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核心数据载体,为周边省份各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助力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