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问:中卫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年—2021年)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2021年)》的通知(宁就业领导小组发〔2019〕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2019年—2021年,全市开展各类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475万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培训1.275万人次以上,2020年培训1.3万人次以上,2021年培训0.9万人次以上。经过努力,力争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0%以上。
记者问:中卫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培训范围都有哪些呢?
答:面向职工和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以下简称“两后生”)、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家政服务人员、即将刑满释放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等就业重点群体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以下简称贫困劳动力)等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培训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城乡各类劳动者。
记者问:中卫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类型分为几类?
答: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主要分为4大类,分别是企业职工培训、就业重点群体培训、贫困劳动力培训和就业特殊群体培训.
记者问:企业职工培训是如何规定的?
答:企业结合自身需求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下,自行组织或委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岗位技能、安全技能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加强对外协作培训。三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2万人次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不少于0.225万人次,新型学徒不少于0.1万人。
记者问:刚才你介绍说企业职工培训分为岗位技能、安全技能和新型学徒制培训,请问岗位技能培训的要求和补贴标准有哪些?
答:岗位技能培训又包括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以工代训、上岗前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将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作为企业职工培训的重点,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等活动,大力提倡企业自主开展脱产培训、高技能领军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区内外培训。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职业(工种),培训后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未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职业(工种)培训后须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
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初级(五级)、中级(四级)的,A类每人分别给予1200元、1700元;B类每人给予1100元、1500元;C类每人给予1000元、1200元补贴。取得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的,每人分别给予3000元、4000元、5000元补贴。
未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职业(工种),培训后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每人给予1100元补贴;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每人给予800元补贴;
工业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培训补贴在附件2标准的基础上再提高20%。以工代训的,以工资发放银行流水证明为依据,按每人每月500元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培训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上岗前和转岗转业培训,取得相关企业培训中心、定点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的,给予企业每人300元培训补贴。
记者问:安全技能培训的要求和补贴标准有哪些?
答:实施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对能源、化工、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各类特种作业人员普遍开展安全技能培训,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合格后上岗制度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参加安全技能培训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的,给予企业每人800元培训补贴。
记者问:新型学徒制培训的要求和补贴标准有哪些?
答: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培训,培训后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培训,按自治区有关规定,给予企业每人每年6000元学徒培养补贴。
记者问:请问就业重点群体培训是如何规定的?
答:依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定点培训机构结合县(区)企业、园区、特色产业采取“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等方式开展就业技能、创业、“两后生”和直补个人等培训。三年开展各类培训1.535万人次以上,其中就业技能培训0.99万人次以上、创业培训0.545万人次以上。
记者问:就业技能培训的要求有哪些?
答:就业技能培训是面向城乡就业重点群体,持续开展“春潮行动”“求学圆梦行动”、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等培训,培训后须取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
就业重点群体参加培训后,取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的培训补贴按照岗位提升培训的补贴标准执行。
记者问:创业培训是如何规定的?
答:创业培训就是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工、高校学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等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培训后须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
GYB、SYB、IYB模块分别给予定点培训机构每人400元、1200元、1600元培训补贴,网络创业培训给予每人1600元培训补贴,培训补贴从提升行动资金中列支。
记者问:国家对“两后生”培训非常重视,我市是如何规定的?
答:“两后生”培训主要针对城乡“两后生”等青年,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展为期一学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后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参加一学期职业技能培训,给予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每人6000元培训补贴。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农村家庭、城镇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再给予每人3000元生活费补贴。
记者问:直补个人培训是如何规定的?
答:直补个人培训就是具有我市户籍且符合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可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方式,先行自付培训费用,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直补个人补贴标准按照是,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的,分别每人给予1100元、1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补贴。
记者问:今年我市处于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各级对贫困劳动力培训非常重视,请问对贫困劳动力培训有什么要求?
答:贫困劳动力培训主要是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含“十二五”生态移民)开展培训,培训方式按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计划》(宁政办规发〔2018〕15号)文件执行。2019年-2020年培训贫困劳动力0.74万人次以上。
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后,取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的培训补贴按照企业岗位提升培训标准执行。此外,贫困劳动力参加驾驶员培训,取得B2以上驾照给予5000元补贴,取得C类驾照给予3000元补贴。
记者问:就业特殊群体培训都有哪些?
答:就业特殊群体培训主要是依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定点培训机构结合县(区)特殊群体实际开展退役军人、新型农民、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培训补贴按现行资金支付渠道列支。
记者问:听说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能力证书)的给予生活费补贴,请问是如何规定的?
答: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能力证书)的,给予每人每天40元生活费(含交通费,下同)补贴,最高补贴不得超过800元;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给予每人每天20元生活费补贴,最高不得超过400元。
记者问: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种类已经明确了,对培训时间有什么要求吗?
答: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培训,每个培训班不得超过50人,培训时间原则上20—30天,每天不少于6个学时(特殊专业可根据专业培训需求确定培训时间),其中,实操不少于培训时间的2/3,专项职业能力培训时间按附件3执行。上岗前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前,企业及时将培训计划上报人社部门备案,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SYB和网络创业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以工代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两后生”培训不少于一个学期(四个月以上),新型学徒制培训时间不少于1年,安全技能培训、特殊群体培训按行业部门时间要求培训。
记者问: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人员,每年能参加几次培训?
答: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就业地参加培训后取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的,按自治区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但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不可重复享受。
记者问:下一步,市人社局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让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劳动力和贫困劳动力真正通过培训实现就业脱贫呢?
答: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切实做好我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增强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以岗前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技能,以就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一是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培训。着力抓好适龄妇女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妇女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抓好本地市场需求旺盛的职业技能项目培训,引导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到扶贫车间等基地就业;着力抓好就业容量大、就业前景好的职业技能项目培训,引导富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着力抓好家政服务员、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特色康养类职业技能项目培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金子招牌。二是着力提升培训实效。划小培训单元,充分发挥乡镇、村等基层组织作用,摸清培训人数、培训需求、就业意愿等信息,精准确定培训对象和需求;严把培训机构入口、培训过程监督、培训考核验收“三个关口”,务求培训人数少、内容精、质量高、效果好。三是着力加强劳务协作。努力走出去,引进来,引导市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家政公司、各类企业开展政企合作,东中西部劳务协作,特别是与福建漳州、山东青岛、上海中船公司等劳务协作,内引外联,纵向传递,按月发布用工信息,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推荐获证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四是着力创新培训方式。坚持扶贫与扶智同推进,创新“理论+实操+观摩+实践”培训模式,强化实操培训,提升实操能力,培训期间,可组织学员走出去,安排到银川及市内外相关企业进行有关工种的顶岗实习,现场见习,以促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在提高劳动技能的同时,转变择业观念,增强劳动致富、勤劳致富、走出去致富的内生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