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数据开放

中卫市城镇居民收入来源单一 结构仍需优化

2021-07-23 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卫调查队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上半年,中卫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02.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89.6元,同比增长11.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增速与银川市并列五市第三,较全区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

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从收入结构来看,四大项收入呈现全面上升趋势。从增幅看,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2.9%和9.5%,其次是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1.9%和4.9%。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仍然为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76.9%,转移净收入占比为10.4%,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占比分别为9.8%和2.9%。

(一)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

工资性收入仍保持较快增长,是城镇居民增收的主力军。上半年,中卫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1229.2元,同比增加1285.1元,增长12.9%,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支撑,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6.3%,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的76.9%。政策性增资是拉动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受中卫市住房补贴政策出台,精神文明奖发放等政策性因素拉动,行政事业单位在岗人员工资水平明显提高,从而拉动了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

(二)经营净收入平稳增长。

上半年,中卫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为1438.3元,同比增加125.2元,增长9.5%,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9.8%。其中:第二产业经营净收入人均为199.5元,同比增加10.1元,增长5.3%;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人均为1363.3元,同比增加246.0元,增长22.0%。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业、以及其他居民服务业等行业经济效益向好,带动居民增收,是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三)财产净收入小幅增长。

上半年,中卫市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416.2元,同比增加7.7元,增长1.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9%。财产净收入主要是由出租房屋等资产收入拉动。

(四)转移净收入增速平稳。

转移净收入是城镇居民增收的第二大来源。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519.2元,同比增加71.6元,增长4.9%。其中:人均转移性收入2662.1元,同比增长11.5%;人均转移性支出1143.0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养老金和离退休金收入人均2343.2元,同比增长12.9%。

二、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因素

(一)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障碍多。

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可支配收入的主体,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工资除正常晋升以外,持续性增资政策很少。另一方面缺少龙头企业支撑,小微企业发展滞后对沙坡头区工资水平影响较大。

(二)非工资性收入比重偏低。

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非工资性收入占比较低,并且增长不够稳定。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中,收入主要依靠社会救济和零星打工收入维持生活,社会救济性收入是该类型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财产性收入明显偏低,增收潜力较小,是制约此类家庭增收的主要原因。

三、促进城镇居民增收的建议

(一)落实增资政策,完善工资增长机制。

积极落实增资政策,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要求落实到位,并加快建立健全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有效机制,着力解决工资增长较慢状况,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良性薪资福利奖励制度。

(二)增强企业活力,持续扩大公益性岗位的用人规模,促进城镇居民充分就业。

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工资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健全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

(三)积极鼓励居民创业,以促进就业创业为根本,激发增收活力。

继续提供和增加对就业技能要求低的公益性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合伙创业,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