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数据开放

上半年沙坡头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2021-07-27 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卫调查队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据国家统计局中卫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2021年上半年,沙坡头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76.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64.1元,增长11.9%,增速较上年上升7.4个百分点。从构成来看,四大类收入呈现“三升一降”态势。

一、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

(一)工资性收入稳定增加。

上半年,沙坡头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998.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6.5元,增长9.5%。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率为45.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5.4个百分点,在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达到55.7%。从工资性收入的来源看:一是农民补发工资集中,因农民工从业大多数是建筑行业,工资不能定期发放,致使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普遍以补发工资形式发放;二是随着二季度人工工资水平上涨,有效拉动上半年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

(二)经营净收入持平略降。

上半年沙坡头区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1451.3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7.6元,下降5.1%。第一产业净收入主要受农业上半年播种、施肥、农药投入及人工费上涨等,种植成熟期在三季度影响,上半年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大幅减少;第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人均434.2元、533.7元,比上年增加60.4元、198.8元,增长16.2%、59.3%,第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文化教育娱乐恢复等因素的拉动,收入快速增加。

(三)财产性净收入持平略增。

上半年农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56.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元,增长1.0%,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02个百分点。仅出租房屋财产性收入就增长了93.9%。

(四)转移净收入快速增长。

上半年农民转移性净收入人均1570.3元,同比增加493.8元,增长45.9%。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7.7个百分点。成为可支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净收入的增长主要受上年同期低基数影响。

二、农民增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文化素质低制约农民增收。

农民素质较低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长期因素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有力的相关关系。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技能低。农民的商品、价值、成本、效益等观念普遍较差,市场、诚信、质量、环保等意识也较为淡薄。

(二)部分牧业产品价格下跌对农民增收影响明显。

上半年,猪肉价格持续下降,随着生猪产能恢复,生猪存栏平稳增长,加之天气炎热,猪肉消费需求偏弱,猪肉价格持续下滑。上半年农民出售肉猪价格累计下降21.4%,加之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上涨,以及人工成本带动养殖成本不断增加,更加压缩了牧业养殖利润空间。

三、农民增收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劳动力。同时,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时兑现各项惠农扶持政策。

(二)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农作物种植促进农民增收。

努力改善农产品内在产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收缩、调减失动优势的粮食,大力扩种高经济作物,积极调优种养品种,充分考虑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特色产品。

(三)搞好农产品精细加工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农村经济,农村企业的加快发展,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以公司带动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村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