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卫市畜牧业生产呈现生猪养殖效益下降,牛、羊、禽养殖效益稳定增加,养殖户生产积极性高涨的良好发展势头。
一、主要畜禽生产形势分析
据中卫调查队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中卫市猪、牛、羊、禽四个主要畜种存出栏同比分别呈现“二增二降”趋势。牛、羊存栏上涨,猪、家禽存栏下降;猪、牛出栏上涨,羊、家禽出栏下降,生产形势稳中向好。
(一)生猪生产形势。
1.生猪存栏下降明显,出栏大幅增长。年末全市生猪存栏29.8万头,同比下降9.2%,存栏呈现逐季下降趋势,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3万头,同比下降22.9%;全年生猪出栏43.2万头,同比增长22.5%;猪肉产量3.5万吨,增长26.8%。
2.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养殖效益一路下滑。据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生猪收购价格为34.1元/公斤,同比增长11.3%,二季度为19.2元/公斤,同比下降43.6%,三季度为14.1元/公斤,同比下降60.0%,四季度为13.1元/公斤,同比下降56.7%。生猪价格一路狂跌,仔猪价格更是“跌跌不休”,从一季度的80元/公斤下降到四季度最低的10元/公斤。除一、二季度保持盈余外,下半年生猪养殖效益远远偏离17元/公斤的生产成本,基本处于亏损局面。
3.影响生猪生产的因素。一是价格上涨,养殖户追高氛围浓厚。由于2019年和2020年生猪价格上涨过猛,养殖效益大增,追风养殖氛围浓厚,养殖户补栏积极,存栏呈现高速增长趋势,2019年末全市生猪存栏22.9万头,到2020年末猛增到32.8万头,增长43.2%,供大于求是影响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二是能繁母猪增势迅猛,产能过剩。从2019年四季度到2020年四季度,能繁母猪存栏连续五个季度呈25%以上的高速增长,繁殖速度加快,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三是生猪生产的集聚效应造成市场投放量增多,势必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价格下跌,淘汰部分产能,生产形势滑坡,养殖量逐渐减少,存栏下降,出栏增加。
(二)牛生产形势。
1.牛存栏快速增长,出栏小幅增加。年末全市牛存栏32.3万头,同比增长29.7%,其中,奶牛存栏10.2万头,同比增长31.7%;牛出栏9.8万头,同比增长2.5%;牛肉产量1.6万吨,同比增长4.4%;牛奶产量43.0万吨,同比增长47.0%。
2.活牛及牛奶收购价格平稳增长,养殖效益稳定增加。2021年肉牛毛重价格小幅上涨,由一季度的33元/公斤上涨到四季度的36元/公斤左右;牛奶价格从一季度的3.9元/公斤上涨到四季度的4.1元/公斤,较3.5-3.6元/公斤的生产成本仍有较大盈利空间。
3.影响牛生产的因素。一是中卫市奶牛生产条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宁夏及周边地区内蒙、陕西等省区及本区牛奶加工企业生产需求大,为奶牛生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奶牛生产发展势头强劲,导致活牛及奶产品价格上涨。二是由于牛肉价格稳中有增,效益明显,相对其它畜种疫病少,规模化养殖水平高,受国家扶持政策相对较多,如规模化设施改造、粮改饲、冻精、良种补贴等,规模化程度高,易于管理,养殖户积极性高,激发了奶牛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存栏增长快速,出栏进一步增加。三是国内一些大型奶牛养殖企业如光明、大青山等入驻中卫,为中卫奶牛生产注入活力,推动奶牛养殖生产发展步伐加快,饲养量进一步增多。
(三)羊生产形势。
1.羊存栏增长明显,出栏微降。年末全市羊存栏113.7万只,同比增长12.9%;羊出栏86.5万只,同比下降1.3%;羊肉产量1.5万吨,同比下降6.0%。
2.活羊价格稳中略升,效益好转。全年活羊价格稳定在23.5-33元/公斤,随季节变化呈“∨”形走势,虽有起伏但波动不大。羊养殖利润约为200-300元/只,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
3.影响羊生产的因素。一是由于前些年环保和封山禁牧影响,许多养殖户受条件限制退出养羊行业,羊的存量下降,随着近两年羊价看好,利润空间扩大,生产形势的恢复,人们对羊的养殖信心逐渐增强,激发了养殖户的积极性,饲养量逐渐增多,生产日趋回暖。二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作为滋补膳食的消费力度与日俱增,对于羊肉的需求越来越大。三是由于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羊价得到了很好的支撑。
(四)家禽生产形势。
1.家禽存栏有所下降,出栏进一步增多。年末全市家禽存栏336.3万只,同比下降8.9%,其中,蛋禽存栏260.1万只,同比下降21.5%;家禽出栏236.2万只,同比下降13.0%;禽肉产量0.5万吨,同比下降11.7%;禽蛋产量4.2万吨,同比下降27.9%。
2.活鸡及鸡蛋价格逐季上涨,效益逐渐上升。2021年淘汰蛋鸡价格从一季度的10.0元/公斤上涨到四季度的13.0元/公斤,肉鸡价格在每公斤12至14元的区间波动。一季度鸡蛋平均收购价格8.2元/公斤,同比上涨20.7%;二季度鸡蛋平均收购价格8.3元/公斤,同比上涨42.0%;三季度鸡蛋平均收购价格9.5元/公斤,同比上涨31.8%;四季度鸡蛋平均收购价格9.6元/公斤,同比上涨34.3%。生产每公斤鸡蛋的成本约为8.0-8.4元/公斤,下半年开始家禽养殖盈利空间加大,效益好转。
3.影响家禽生产的因素。一是由于2020年家禽养殖生产形势不好,亏损严重,养殖户淘汰加剧,在经历了一年的大“洗盘”后,一部分产能被释放,市场出现短缺,引发2021年禽蛋价格上涨。二是蛋禽生产作为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养殖畜种,从开始投入生产到退出生产需要17-18个月的时间,所以尽管2021年禽蛋价格回升,养殖效益增加,但很难在短期内快速恢复,导致家禽存出栏出现下降趋势。三是养殖用主要原料的玉米平均收购价格大幅增长,导致各种混合饲料价格相应上涨,养殖成本不断走高拉动禽蛋价格上涨。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是养殖业资金困难。大型养殖企业扩大再生产融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抵押物,担保机构担保费用高,贷款利息成为困扰生产的一大笔开支,削弱了养殖利润,养殖资金回笼困难,制约养殖业发展。
二是养殖用地与扩大生产的矛盾凸显。由于本地土地资源有限,加上受环保、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占地以及审批手续繁琐等因素影响,一些大型养殖场生产建设用地难以落实,不得不到甘肃等外地谋求发展。
三是扩大再生产与饲料供应短缺的形势日益显现。主要畜禽养殖数量不断增加,但耕地有限,饲料供应跟不上养殖用生产形势的需要,无疑会抬高饲料价格,增加养殖成本,势必会转嫁到终端消费市场,引发市场物价上涨。
四是养殖业风险加大。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主要由养殖主体来承担,不利于形成稳定的生产预期和消费预期,养殖户难以准确把握价格变动规律和市场信息变化,养殖效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健全完善信贷资金支持,完善农业保险等投融资模式,支持金融机构拓宽抵、质押品范围,探索将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养殖户联保纳入抵押贷款范围,让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向养殖企业倾斜。
二是积极开发荒山荒地增加生产用地。鼓励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开发建设荒山荒地用以投入生产,对因环保或高速公路以及其它建设被占的生产用地要在养殖选址、拆迁补偿、简化审批手续等方面提供方便,帮助他们顺利过渡。
三是提高饲料种植单位面积产量。统筹推进大型养殖场种养一体的科学种养模式,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组建专家团队开发研发,做好粪污资源再利用,生产高效有机肥,在提高饲料单位面积产量、节本增效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加供应提高收入。
四是增强风险意识。加强疫病防控和市场预警,促进养殖环节和加工环节建立产销合作机制,发展订单养殖和合同生产,最大限度的避免跟风追高和盲目淘汰,努力消除养殖户后顾之忧,减少养殖户损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