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数据开放

前三季度城镇就业市场回稳向好 助力高质量就业仍需“加火添柴”

2023-10-08 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卫调查队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今年以来,中卫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扎实做好稳就业、促就业各项工作,相关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就业形势总体回稳向好。但仍要持续关注劳动力市场恢复、就业不充分、劳动权益保障水平、就业服务机构发挥作用等情况,进一步挖掘经济恢复带动就业、市场主体扩大就业的潜能,助力就业形势持续改善。

一、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就业主要特点

(一)就业主体保持稳定。劳动力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1-9月,中卫市城镇劳动力参与率为59.1%,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劳动力参与率逐渐回升。就业人口比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具备劳动能力、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1-9月,中卫市城镇就业人口占比为57.2%,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也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分季度从整体来看,一季度受春节和季节因素影响,劳动力的活跃程度处于较低水平。二季度开始,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稳就业、促就业各项举措全面落地,劳动力市场需求逐步升温。三季度经济稳定恢复,尤其是服务业加快恢复,对于带动就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稳就业各项政策也为就业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就业形势进一步回稳。

(二)周平均工作时长恢复。今年以来,中卫市接触型、聚集型行业持续火热,前期积攒的消费文娱需求迅速释放。数据显示,1-9月全市正在工作人口周平均工作时间为50.6个小时,同比上升0.7个小时,其中服务业中的14个行业有10个周平均工作时间有所增加。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周平均工作时长分别位列前三,分别为60.9、57.4与56.5个小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周平均工作时间增量位列前三,分别同比增加5.8、3.9和2.8个小时。

(三)失业人口平均找工作时长缩短。数据显示,1-9月曾工作过的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吸纳就业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强的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分别为25.4%、11.3%、11.3%,合计近五成。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46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94人,就业帮扶取得一定成效。城镇失业人口平均失业时间2.5个月,同比减少0.2个月,失业时间在1年以内的短期失业人口占比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短期失业人口减少,长期失业人口占比持平,失业人口结构优化。

(四)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就业人口占比近四分之一。前三季度中卫市城镇就业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中小学文化水平和大学专科文化水平。具体来看,未上过学的人口占2.4%,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口占16.1%,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口占41.0%,普通高中文化水平人口占11.1%,中等职业教育人口占3.8%,高等职业教育人口占1.2%,大学专科文化水平占12.4%,大学本科文化水平占11.6%,研究生文化水平人口仅占0.4%。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达到24.4%,在就业人口中高学历劳动者占比近四分之一,劳动力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为产业发展和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1-9月城镇就业需关注的问题

(一)部分年龄段人口流失较为严重。城镇就业人口中,分年龄来看差别较大,人数最多的3个年龄段依次是65岁及以上占比14.5%,50-54岁占比11.1%和45-49岁占比10.1%,就业人口比最高的3个年龄段依次是35-39岁占比83.0%,40-44岁占比82.2%和45-49岁占比81.8%。结果显示,60后(55-64岁)是就业的常青树,目前仍有过半人数工作;70后(45-54岁)和80后(35-44岁)是就业的主力军,70后常住人口及就业人口均为最多,80后的就业人口比例最高;90后(25-34岁)是就业的潜力股,一方面常住人口偏少,劳动力人口流失较多,另一方面就业人口比偏低,就业不够充分。

(二)就业不充分群体扩大。就业不充分,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较短,有增加工作时间从事更多工作的意愿。调查显示,1-9月城镇样本中就业不充分人群占比为38.6%。分行业门类看,农林牧渔业就业不充分比例最高占30.0%;建筑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就业不充分比例也较高,分别为14.0%、12.7%、10.6%。按单位或生产经营活动类型看,经营农村家庭承包地(家庭农林牧渔生产经营活动)劳动者就业不充分的比例为27.4%,私营企业劳动者中就业不充分的比例为23.8%。部分调查对象反映,随着今年生产生活恢复常态化运行,十分愿意增加工作时长来获得更高收入。

(三)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相对不足。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城镇就业人口中,自由职业/灵活就业占比为13.1%。全体雇员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60.0%,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在所有签订劳动合同的雇员中,单位或雇主有为其缴纳社保的占92.9%,享受带薪休假的占60.6%,劳动权益保障相对较好。但在就业身份为雇员的灵活就业人员中,与单位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占比仅为1.1%,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由于灵活就业劳动关系松散,一旦发生劳务纠纷,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对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开展专题调研时显示,中卫市灵活就业群体整体收入水平较低、从事灵活就业时间较长,存在劳动权益保障不足、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不够、职业技能培训不到位、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方面的问题。

(四)就业服务机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从寻找工作方式看,查询招聘网站和委托亲戚朋友介绍是失业人口的主要求职渠道,二者合计占比达68.3%,而没有失业者联系就业服务机构。通常来说,会选择向就业帮扶机构求助的多为找工作困难群体,而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失业人口中找工作时长在6个月以上者的占比为7.8%,远高于联系就业服务机构者的占比,有关部门和机构在政策宣传、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等方面,仍有较大作用空间。

三、建议

(一)助力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夯实就业之基。扎实做好强信心、稳增长等各项工作,结合中卫市实际情况,分区分产业更精准施策,不断推进结构转型升级,强化行业支撑。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信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为疫情平稳转段后的经济增长注入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用人需求,带动就业及收入增长,进而在更高水平上促进消费、投资及经济增长。同时搭建平台,倡导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一是积极宣传与引导,激发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激情,树立返乡创业典型、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二是提供创业培训指导,切实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年轻人创业初期的成本与负担。三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与指导,为就业人员提供咨询、帮扶平台,更好的发挥劳动力服务平台作用,根据就业者需求精准推送工作岗位。

(二)强化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充分就业。一是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用好用活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职工、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其他有培训需求的人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助力劳动者实现更充分就业。更大力度的实施精准帮扶,创建适合老年人就业环境与氛围,增加老年人就业意愿,对体弱多病者提供技能培训。二是拓宽岗位供给。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对老弱病者收入待遇、福利保障,对雇佣老年人再就业的企业适当减免税收或给予一定补贴,对吸纳残疾人、慢性病人就业的企业或个体户,在国家政策基础上再给予财政补贴。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或是政策激励用工单位额外提供部分岗位,用于扶持长期失业人员、大龄未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实现就业。三是优化就业信息服务。依托当地人社部门和基层社区,优化线上线下“零工驿站”平台,切实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岗位信息、政策咨询、零工推介等服务,帮助大龄人员迅速实现就业。

(三)加强就业监管,强化劳动权益保障。加大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发挥劳动监察、仲裁等在处理劳动合同及劳动权益纠纷中的重要作用,依法依规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企业单位给予相应处罚。一是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规范用工行为,进一步发挥劳动监察、仲裁等在处理劳动合同及权益纠纷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建议用工单位通过正规渠道聘用劳务派遣工,和劳务派遣公司协商一致后,为这类员工缴纳社保。三是适度放宽灵活就业人员、个体户等参保缴费条件,鼓励更多人员积极参保,进一步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同时扩大权益保障宣传力度,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结合案例讲解劳动者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就业秩序与环境。

(四)持续稳岗拓岗扩大就业面。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加大对有利于就业的传统产业、中小微企业以及民生领域和社会建设的投资力度。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用好用活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吸纳更多就业。着力推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强基层就业服务力量,推进就业友好型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推进创新创业。同时提升整体就业质量激发活力,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充分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加强上下联动和各级协作,摸清不充分就业人员的年龄、技能、就业意向,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就业政策等资讯。扩宽就业渠道,搭建“碎片化”就业中介平台,帮助有兼职意愿的就业人员和有临时用工需求的企业建立联系,促进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