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 工作信息

咬紧目标 勇毅前行 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市

2022-06-27 来源:中卫市乡村振兴局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6月10日,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在银川召开,梁言顺同志代表自治区十二届党委做了报告,报告对“三农”工作着墨多、分量重、要求高,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农民不能缺席、乡村不能掉队、农业不能滞后”,同时提出“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和“打造塞上乡村乐园”,是乡村发展的机遇,更是广大农村居民的福音,为我们乡村振兴系统出了一篇“命题作文”。作为中卫市乡村振兴系统的干部,通过通读报告、精学深思,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市是我们当下的“重头戏”,必须咬紧目标、勇毅前行,深入实施“十大工程”,推动我市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市创建。

一是以深思笃学为出发点,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代会部署上。要积极谋划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方法,组织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干部职工和移民村、脱贫村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步调,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对“三农”工作各项部署要求上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同时,要坚持一手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手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过渡期内,仍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筑基之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主动防范化解各种潜在返贫致贫风险。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市,为“乡村振兴样板区”提供中卫经验和中卫实践。

二是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以农村家庭为单位,突出移民村重点区域,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加强县乡村组分层分级防返贫监测网格化管理,乡村干部、驻村干部、网格员结合日常入户走访开展常态化排查,对重点人群和特殊群体实行“八必访”,力争织密织牢防返贫监测网。要强化帮扶举措,坚持预防性措施和精准帮扶相结合,分析返贫致贫原因,分层分类纳入帮扶范围,及时落实产业、就业、综合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响应、精准施策、消除风险。要强化兜底保障,把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切实“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

三是以乡村产业振兴为重点,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的乡村。把加快产业发展作为根本之策,坚持全产业链理念,用足用好衔接资金在农业产业发展上的“催化剂”作用,在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优结构、提质量、搭平台、抓服务上下功夫,真正让产业成为群众致富提升的有力支撑、农民增收的源头活水。大力培育“一村一品”富民产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组织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开展消费帮扶,大力提高群众通过产业增收。

四是以乡村就业帮扶为关键,打造劳力强收入稳的乡村。在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上下功夫,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就业信息台账,做到人员底数清、掌握技能清、就业意愿清、培训意向清。完善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及时将信息录入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实现动态更新、人岗对接,提高就业率。通过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加大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吸纳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安置区政策性就业等多渠道拓宽就业渠道。结合实际,按照就业补助资金有关规定,制定具体措施,通过稳岗补贴、交通补贴、自主创业补贴、社保补贴、购买公益岗位、技能培训和劳务中介组织经纪人补助、企业吸纳劳务移民就业补助、帮扶车间补贴等多种方式做好劳务移民就业创业工作。

五是以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生活美家园好的乡村。以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为抓手,深入实施农房质量安全、人居环境整治、基本公共服务等提升工程,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景秀的美丽新乡村,绘就塞上“富春山居图”。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注重从青年农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把市县相关职能部门有政策、有项目、有资金和乡村有空间、有资源、有载体的优势进行耦合,以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发展。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招才引智工作,出台优厚政策、采取灵活方式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打造乡村人才集聚高地,全面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勤耕敬业、惩恶扬善等方面制定村规民约,培育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乡村风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