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伟大事业,承载着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漳州-中卫(漳浦与海原)自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以来,已走过了6年的风雨历程。6年来,两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加大协作力度、拓展协作领域、丰富协作内容、提升协作层次,对口协作已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教育、文化、医疗、人才等多领域合作的新格局;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对口协作新机制,山海协作之花越开越美、越开越旺。
一是交流协作不断拓展。2021年以来,中卫市、海原县和漳州市、漳浦县领导先后交流互访8批次79人次,召开联席会、座谈会4次。海原、漳浦两县互派2名党政领导挂职交流。漳浦县17个乡镇34个村与海原县17个乡镇34个村、漳浦县3家企业和2家社会组织与海原县5个村开展结对帮扶。特别是8月23日,漳州市和中卫市对口协作发展交流座谈会在海原县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深化闽宁协作发展交流座谈会精神,围绕“22106”的发展思路,继续扶持发展壮大闽宁科技园、闽宁菌菇园2个产业园、2个劳务基地、10个闽宁示范村巩固提升,签订了《2023年度漳浦县海原县闽宁协作框架协议》,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明确了方向。二是产业发展凝聚动力。2021年以来,争取闽宁协作资金2.12亿元,实施项目5类77个,发展壮大了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2023年,争取闽宁协作资金7110万元,计划实施项目4类27个,依托海原县闽宁科技园、就业帮扶车间和闽籍企业,围绕海原县“一主四特”优势产业,持续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带动更多脱贫群众、监测对象参与产业发展、增值收益当中。三是劳务协作扩容增效。2021年以来,海原县建立驻福建漳浦劳务服务中心,在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建立劳务基地,培育劳务经纪人796名、劳务中介组织19家,争取福建企业提供用工岗位1000个以上,通过“点对点”方式向福建省输送务工人员2188人,实现劳务收入8000万元。四是引才融智增添活力。2021年以来,中卫漳州两地共选派112名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交流互学,福建省组织19名研究生到海原县开展支教活动,有力促进了我市教育、医疗、科技等各项事业发展。五是产销对接深度合作。2021年以来,动员东部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社)合作开办农产品展销馆,共销售海原县农特产品4.25亿元,形成了“产地直销”“西货东卖”消费帮扶新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漳州协作发展,加强人才、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持续巩固帮扶成果。不断强化两地产业合作,大力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鼓励支持闽商企业来卫考察投资,建设一批闽宁协作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深化经贸合作,推动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拓展漳州、漳浦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实现脱贫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