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第126号提案的答复
卫工管发〔2015〕86号九三学社中卫市总支社、市工商联并黄积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中卫工业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加强入园企业分类管理
为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合理产业布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四主一化”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我委委托宁夏工业设计院编制中卫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未来园区重点发展以云计算为主导的高科技信息产业、以光伏材料制造及光伏发电为主导的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审慎适度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目前初稿已编制完成,正在进一步论证完善中。
为严把项目准入关,我委在项目入园时按照《中卫工业园区入园项目评估办法(试行)》,邀请各相关部门和行业专家从产业政策、环境影响、综合能耗、安全生产、整体效益、投资实力6个方面对入园项目进行评审论证,评估通过的项目方可入驻工业园区,有效提升了项目入园论证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依托云基地建设,我委全力发展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A3、B、D等三个点的数据中心已全面开工建设,奇虎360、亚马逊AWS、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易慧科技等数据中心机房已经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
二、围绕园区布局整体规划,依规实施
我委始终秉承规划先行的原则,园区开发建设伊始,就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中卫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9-2025)》,对园区整体布局、发展目标、功能区划分及基础设施配套等进行了较为科学、详细的规划。在实际建设中,严格依照总体规划实施,基本实现园区产业布局合理、土地集约利用,做到了“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稳步推进”。近年来,随着西部云基地项目落地,园区产业发展重点逐步向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产业转移。为适应发展需要,我委计划对总规予以修编,目前正在开展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地方案,盘活存量用地,促进集约节约用地
在入园企业用地管理方面,凡列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的建设项目或者采用所列工艺技术、装备、规模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入园。同时严格按照国土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针对不同产业,不同项目的投资强度要求,依据项目核准的投资额科学制定控制指标,合理确定项目用地规模和供地面积。针对部分企业“批而不用、圈而不建、用而未尽”的现象,今年以来,我委按照市人民政府部署,配合市国土部门对茂烨冶金等6家投资强度未达到《控制指标》要求的企业,责令其进行整改,追加投资,目前均已整改到位;对瑞泰化工等5家“圈而不建”企业,已会同市国土部门收回其闲置用地;对宝利医药、万贯生化科技等6家长期停而不建或建建停停企业依法进行处理,责令其退出园区,收回土地,确保将有限的土地用于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
四、创新园区开发模式,完善服务设施建设
为创新园区开发模式,提升园区城市化功能,我委已向市委建议,在确立以“市场主导,政府协调”的体制框架为主导的前提下,建立一套全新的以服务企业为中心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园区管委会协调、管理、规划、经营、服务的职能。计划设立园区综合服务公司或园区建设开发公司。凡在工业园区建设的各类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全部移交园区综合服务公司。由园区综合服务公司按照市场化管理运行的原则,全面负责园区内卫生保洁、管网维护、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运维等工作。
为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已协调相关部门在园区开通了公交线路,为园区企业职工出行提供便利;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2个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园区增加餐饮、娱乐、金融等服务,提升园区的综合服务水平;已协调市卫生局,在园区设立了医疗站,填补了园区公共医疗卫生空白;目前园区宁钢大道已全部进行了亮化,并计划近期对东扩区部分主干道路进行亮化,目前该工程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预计8月中旬可开工建设。
五、完善园区企业进出机制,加强企业监管
在充分调研,仔细论证的基础上,向市委上报“中卫工业园区职能管理情况的汇报”,针对我委服务与管理职能不配套的问题,呈请市委适当充实调整园区管委会机构、人员,对中卫工业园区管委会内设机构进行优化调整,适度增加人员编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实现园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治理,全面提升管委会综合管理服务水平。为更有效地对园区企业的环保、安全进行监管,增设了内设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局,专职对园区企业的环保、安全问题进行监管,对今年3月以来在全市工业企业安全、环保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中发现的环保、安全存在问题的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责令其进行整改。
六、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延伸园区产业链,增强竞争力
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主动外出招商,加快引进市场前景好、比较优势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进驻中卫。尤其是围绕宁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及云计算产业园规划建设,大力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产业发展,在重大项目的引进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已入园企业,在延伸完善产业链,发展后续项目上做文章,引导和鼓励企业以商招商,进一步扩大规模,开发下游产品,提高附加值,走多联产、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子,增强园区发展后劲。
七、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加快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搭建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加大规划执行力度,将园区内道路、供排水管网、供电、绿化、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统一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内路网,启动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规划建设集中供热管网,优化供电网络,对泄洪防洪体系进行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承载力。充分发挥园区管委会协调服务职能,深入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和面临困难,找出规律和共性,着重解决企业发展融资、用工、生产生活配套等问题。重视对中小型企业、成长型企业的培育扶持,在市场开拓、资金扶持、费用减免等方面尽量给予帮助,形成更加稳定的产业基础和潜在增长点。
八、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注重循环可持续发展
加大落实执行力度,贯彻执行好《中卫工业园区节能降耗行动计划》。针对园区能耗刚性增长和产业结构重型化长期存在的现状,以节能技改为突破口,主动与区经信委节能处、新技术推广站、宁夏节能公司等单位对接,邀请北京康得、天豪节能、南京开盛凯能等企业到铁合金企业洽谈,在新华实业9MW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稳定运行、节能增效的示范作用下,力促投资1.2亿的25.5MW宁夏节能茂烨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一期7.5MW已于去年12月24日试运行,二期18MW于今年1月15日试运行。
九、积极配合推进物流园区建设
近年来,按照市人民政府统一规划和安排部署,多次与兰铁局沟通协调,积极推进镇罗站开站及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相关工作。但由于包兰铁路银川至兰州段扩能项目一直未实施,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迟迟未能获批。去年以来,我市抢抓国家铁路改革机遇,加强与兰铁局交流,并达成初步共识。兰铁局拟投资建设占地2000亩的中卫镇罗铁路物流中心,我市建议在中卫工业园区附近规划建设,一并解决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问题。2014年底,兰铁局委托铁三院编制镇罗铁路物流中心研究方案,计划从镇罗火车站接轨引出,新建铁路走行线15.33公里,在中卫工业园区附近、广申大道以西、北干渠以北,建设物流中心。项目总占地2844亩,总投资13.4亿元。物流中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物流园区,另一部分是铁路交接站,预留中电投热电和宁钢集团等大用户接轨专用线。目前,该项工作由市交通局牵头,市发改委、规划、国土、园区管委会等部门配合,正在做好项目前期推进工作。
十、进一步强化与周边园区的互联互动,力促融合发展
去年以来,中卫工业园区主动出击,和毗邻的孪井滩生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开展合作共建事宜达成了共识,重点围绕交通、资源、产业、人才资源、环保、水利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对接交流,将两个园区看成一个整体发展区域经济,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使两园区产业链互补,避免恶性竞争和同质化现象。按照双方各自的优劣,从土地、矿产资源、用水、交通等方面制定了合作事项,同时还就共同协作做好两地环保、消防等事宜达成协议。近期将在自治区政府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合作协议考虑的过程中签订两个园区的合作协议。
中卫工业园区管委会
2015年7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