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财政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信息

中卫市财政局“五力”齐发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谋划2020年财政工作(中卫市财政局2020年第47期)

2020-04-08 来源:中卫市财政局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卫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五力”齐发,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全年财政目标任务,以财政作风、财政质量、财政业绩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卫转型追赶、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合力组织财政收入。实现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是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对财经形势、宏观政策的分析研判,积极适应财政发展“新常态”,科学统筹各类财力,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加大税源培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降低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成本,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稳固财源。加大税源监管。全面掌握存量税源和增量税源的结构变化、区域分布和增减趋势,继续做好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确保重点税源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加大欠税清缴。配合税务部门“抓大、控中、不放小”,力争全年压缩20%的陈欠清理目标,确保将所欠税收收缴入库。加大资金争取。坚持把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作为全年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积极对接有关部委和厅局,加大对专项资金、财力性资金、新增债券争取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奋力助战三大攻坚。把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和“三大战略”中卫方案作为财政工作重中之重,持续跟进,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着力巩固提升和扩大攻坚“成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遏增量,依法开好举债融资的“前门”,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通过申请自治区代为发行新增债券予以解决;减存量,严格落实债务化解10年实施方案,通过预算安排、盘活资金资产等方式化解,确保政府债务处在合理区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支持现代农业、硒产业、农村“厕所革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一带两廊”发展等,促进产业、就业、教育等扶贫措施协同发力;强化财政扶贫资金监管,配合开展扶贫领域专项资金检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落实《关于推动黄河流域中卫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生态绿化、环境综合治理、环境监测等,加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建设投入,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命线。

三、全力保障民生重点。突出财政的公共性、公平性、公正性,始终把维护好群众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各级各类教育投入,实施学前教育普惠工程,建成11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新建3所市区幼儿园,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新建中卫九中、建成中卫七中、十二小,逐步缓解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问题。加大“互联网+教育”建设力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教育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扩大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非建档立卡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医疗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为8000人提供孕妇产前筛查服务,有效降低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免费为6700人城镇无业妇女提供“两癌”筛查服务,提高妇女身心健康水平。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对市辖区19个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积极落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加力提高发展效益。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安排资金1.89亿元,全面推进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力争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4%左右。新培育各类科技型企业20家以上,培育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6家。实施旅游升级工程,推进旅游与文化、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等融合发展。加快园区创新发展。安排资金0.7亿元,促进中卫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支持一批云计算、新材料和新能源、冶金和化工、交通和物流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引领产业升级、创新业态模式的重大项目,提升园区现代化建设发展水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持普惠性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严格取消、停征和减免收费基金政策,减轻纳税人和缴费人负担,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服务中卫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以财政投入为杠杆,撬动引导金融、市场和资源向数字经济、沙漠经济、生态经济发展领域聚集,着力巩固、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五、强力激发改革活力。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导向,加快财政改革创新步伐,不断激发财政体制机制活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按照《中卫市本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有机融入到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选取现代农业发展扶持、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市水务局等部门(单位)开展绩效评价,推动部门(单位)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市本级与辖区在社保、教育、农林水、卫生健康等相关领域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切实解决机构、事权划分后预算管理问题。强化预算约束机制。积极配合推进预算联网监督,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增强审查监督权威性和有效性。严格贯彻“ 依法理财”的方针,严控预算追加和一般性支出,建立健全保障重点突出、分配合理规范、压缩约束有力的财政支出运行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