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2025年1-3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9,007万元,为序时进度的41.20%,同比增长36.32%。中宁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3,712万元,为序时进度的31.81%,同比增长11.91%。海原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552万元,为序时进度的30.13%,同比增长13.04%。全市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3,375万元,为序时进度的21.12%,同比增长135.45%。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695,083万元,为序时进度的42.97%,同比增长5.07%。中宁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67,884万元,为序时进度的41.03%,同比增长4.91%。海原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06,656万元,为序时进度的46.19%,同比增长2.18%。全市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2,420万元,为序时进度的11.38%,同比下降56.51%。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5,743万元,为序时进度的47.85%,同比增长50.50%;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7,574万元,为序时进度的21.21%,同比增长224.90%。
1.税收收入分级次执行情况。税收总收入完成92,303万元。其中:中央级收入26,129万元,占总数的28.31%;自治区级收入10,180万元,占总数的11.03%;市级收入55,994万元,占总数的60.66%。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构成情况。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5,743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5,994万元,占总数的73.93%;非税收入完成19,749万元,占总数的26.07%。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20,543万元,为序时进度的42.12%,同比增长7.11%;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091万元,为序时进度的7.49%,同比下降12.83%。
三、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加强预算收支管理,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支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全市财政部门坚持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牢固树立“保收入就是保大局”的意识,抓牢抓实收入组织工作,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重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保障到位、落实到位,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支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截至3月底,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9,007万元,为年初预算的41.20%,同比增长36.32%,增速五大市排名第一。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0,48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43.93%,同比增长89.09%,非税收入完成28,52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35.06%,同比下降23.73%。分市县看,市级、中宁县和海原县分别同比增长50.50%、11.91%和13.04%,在全区20个市县中分别排第1名、第7名和第6名。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695,083万元,同比增长5.07%,增速五大市排名第三。分市县看,市级、中宁县和海原县分别同比增长7.11%、4.91%和2.18%,在全区20个市县中分别排第5名、第8名和第14名,全力支持保民生促发展各项政策措施顺利推进。
(二)税收收入增长迅猛,耕地占用税贡献大。全市财政部门持续加强与税务部门联动合作,切实抓好重点企业税收基础,精准挖掘税收资源。截至3月底,全市税收收入完成80,48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43.93%,同比增长89.09%,入库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7,920万元。三大主体税种累计入库20,109万元,同比下降9.11%。其中,在留抵退税规模下降的因素影响下,增值税累计入库15,954万元,同比增长6.94%;企业所得税受重点企业利润下滑和汇算清缴不利因素影响,累计入库3,172万元,同比下降49.88%;个人所得税累计入库983万元,同比增长11.96%。其他地方税种累计入库60,373万元,同比增长195.41%,增长主要因素为宁电投3GW风电项目2月入库耕地占用税3亿元,加之去年同期水平较低,高增速递延至3月;3月宁国运中宁徐套0.85GW光伏项目缴纳耕地占用税0.9亿元。分市县看,市级税收收入完成55,994万元,同比增长122.45%,中宁县税收收入完成19,447万元,同比增长56.35%,海原县税收收入完成5,041万元,同比增长1.80%。
税收增收方面: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受投资拉动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税收入库57,590万元,同比增长86.5%,同比增收26,739万元,该行业税收增长主要是受光伏发电投资拉动影响。其中,宁夏电投永利(中卫)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光伏电站缴纳耕地占用税3亿元,宁国运中宁徐套0.85GW光伏项目缴纳耕地占用税0.9亿元。2.政策因素导致部分行业税收有所增长。一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因免抵调库导致收入增长。一季度全市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税款入库6,524万元,同比增长46.7%,同比增收2,078万元。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办理增值税免抵调库累计达3,150万元,较去年同期多调2,144万元。二是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因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下降导致收入增长。一季度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入库369万元,同比增收1,868万元。上年同期该行业因宁夏西云算力科技有限公司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2,855万元,税收入库为-1,499万元,今年一季度该企业仅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994万元。3.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增长趋势明显。一季度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计入库8,015万元,同比增收2,705万元,增长50.9%。天元锰业集团及其成员企业清理2024年第四季度欠缴税款和今年正常申报税款,入库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计2,681万元,极大拉动两个行业增长速度。
税收减收方面:1.制造业整体减收,各行业不同程度受影响。一季度制造业税收入库23,860万元,同比减收5,232万元,下降18%。减收主要表现在以下行业:一是全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税收入库2,085万元,同比下降39.9%,同比减收1,384万元。受行业经济下行影响,宁夏晶隆石英有限公司停工停产,企业税收基本零入库,进而导致行业税收同比减收。二是全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税收入库5,532万元,同比下降28.4%,同比减收2,195万元。宁夏宁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月份时产品量价齐跌,2月份时产品价格趋势向好,加之产能恢复,企业大量购进原材料,使得企业成本费用大幅增加,入库企业所得税同比减少3,428万元。三是全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税收入库1,448万元,同比下降53.2%,同比减收160万元。宁夏三元中泰冶金有限公司去年同期经营形势较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税2,031万元,而今年同期无类似补税。四是全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税收入库579万元,同比下降65.8%,同比减收1,121万元。一方面,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税收同比减收731万元。另一方面,宁夏协鑫晶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底以来,受市场行情下滑影响,产品价格下跌近50%,同时公司订单也大量减少,使得今年一季度增值税同比减收413万元。2.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减收明显。一季度房地产业税收入库7,291万元,同比下降35.5%,同比减收4,016万元。受房地产行业经济下行因素影响,叠加市场需求下滑,企业产品市场能力减弱等,导致该行业税收下滑明显。其中,中卫市中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宁夏中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房地产产品去年以来销售困难,其中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滑91.7%和85.4%,实际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93.6和95.2%,导致企业所得税合计减收1,860万元。另外宁夏中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土地增值税同比减收439万元,主要是去年同期清算中浩建材城(税款所属期2012年9月至2023年12月)的房地产项目入库439万元,今年无此收入。3.政策因素导致部分行业税收有所下降。全市食品制造业税收入库2,066万元,同比下降57.5%,同比减收2,795万元。上年同期宁夏紫光天化蛋氨酸有限责任公司办理增值税免抵调库合计3,606万元,今年仅办理848万元,受此政策影响,该行业税收同比减收。
(三)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影响,非税收入下降明显。截至3月底,全市非税收入完成28,52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35.06%,同比下降23.73%,较上年同期减收8,877万元。分市县看,市级累计入库19,749万元,同比下降21.49%,中宁县累计入库4,265万元,同比下降51.26%,海原县累计入库4,511万元,同比增长28.96%。减收因素在专项收入、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政府住房基金收入,主要为去年同期沙坡头区工业企业用水权有偿使用费入库1,566万元,今年仅入库128万元;去年同期市本级和中宁县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合计入库4,620万元,今年仅入库2,751万元。增收因素在行政事业性收入,主要为今年3月市本级水土保持补偿费入库7,318万元,去年同期仅入库2万元。
(四)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保持强度,民生重点领域保障有力。全市财政部门以更大力度优化支出结构,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举措,加大预算压减力度,确保刚性支出合理统筹保障,保民生政策持续发力。截至3月底,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695,083万元,同比增长5.07%。分市县看,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20,543万元,同比增长7.11%,中宁县累计完成167,884万元,同比增长4.91%,海原县累计完成206,656万元,同比增长2.18%。不断强化财政政策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持续向重点领域和民生支出倾斜,切实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截至3月底,全市民生支出完成586,351万元,同比增长3.60%,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4.36%。从支出功能科目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6.83%、11.38%、11.82%。影响GDP核算的八项支出完成495,262万元,同比增长7.28%,有力保障了全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加速向好发展,全力支持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顺利推进。
(五)硬化细化“三保”预算约束,夯实筑牢“三保”财力基础。全市财政部门坚持科学编列收支预算,严格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足额安排“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预算,优先保障“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需求。一季度,全市“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47.94亿元,执行率42.52%,快于序时进度。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兜底性、普惠性项目支出进度较快,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六)落实财力保障机制,强化库款动态监管调度。市财政局持续完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体系,建立健全库款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做好上下级财政资金及往来款项的测算与核对工作。一季度,收到自治区财政厅下达市级的各类转移支付资金50.01亿元,下达沙坡头区各类转移支付资金21.90亿元。市财政局持续加强库款运行监测,科学测算“库底”,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厅资金均衡调拨力度,合理调度资金,库款保障水平处于合理区间。
四、预算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财政收入受一次性因素影响大。截至3月底,全市税收收入完成80,482万元,同比增长89.09%,增速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宁电投3GW风电项目入库耕地占用税3亿元及宁国运中宁徐套0.85GW光伏项目缴纳耕地占用税0.9亿元;全市非税收入完成28,525万元,同比下降23.73%,主要是市本级教育资金收入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收入合计入库142万元,相对上年同期锐减。总体来看,全市税收和非税收入受一次性因素影响较大,缺乏长期稳定增长点。
二是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市级补助支出压力不断增大,2025年预算安排2.5亿元,较上年增加5,000万元。2024年争取到位的32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13个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需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共计5.4亿元,加之政府性债务今年需还本付息42.21亿元,占全市年度支出的20.8%,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持续做大财政收入,增强服务保障能力。牢固树立“保收入就是保大局”的意识,用足用活退税减税、降费让利等惠企纾困政策,大力推广信用贷款、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方式,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提振市场信心,培育新兴财源。加强收入“月初安排、月中督查、月末反馈”闭环管理,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不断优化土地报批流程,高效推进已成交项目备案、接入等前期手续并尽快投入建设,缴纳土地租赁费,计提教育资金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落实《关于下达中卫市2025年度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投向和申报程序,做好信息收集和向上对接,积极参与项目竞争性评审,提高争取成功率。
二是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重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保障到位、落实到位。强化财政运行监测分析,密切跟踪预算执行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合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全面提升资金支付效率。加大项目协调力度,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高资金与项目需求匹配程度,使得资金快速落到项目,形成支出,减少资金沉淀。统筹资金资产,在足额保障“三保”支出的前提下,拿出真金白银偿还债务本息,稳妥化解存量债务。
三是纵深推进监督管理,确保平稳安全运行。坚决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严控预算追加,确保“三公”经费和“三项”费用支出只减不增,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加强库款运行监测,科学测算“库底”,合理调度资金,确保库款保障水平处于合理区间,有效防范财政支付风险。加大预算执行、会计质量及政府采购制度等实施情况的监督力度,强化财政部门财会监督与审计、纪检监察等各类主体贯通联动,切实提升财会监督效能。扎实开展2024年度中央及自治区转移支付资金、本级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坚持以评促改、以改促优,切实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中卫市财政局
2025年4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