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计划总结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02/2020-00230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部门: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0年11月02日
标  题:
市发展改革委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思路

市发展改革委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思路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市发展改革委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20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亮点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三个季度稳居第一。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区7.6和5.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季度位列全区五市第一。全面推行“五个一”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压紧压实各责任单位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资金保障责任。着力优化项目审批服务,建立完善代办服务制,为全市重点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实行代办(领办)服务。建立健全重点项目领导包保、调度督导和观摩考核等监督管理机制,每月对自治区重点项目、全区重大项目、市级重点项目以及季度计划开复工项目全面梳理,建立项目推进问题台账,通过跟踪调度发现解决问题,确保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截至10月底,全市开工实施项目494个,比年初计划新增50个,179项全区重大项目开复工170个,开复工率为95%;西部云基地、宁钢炼铁高炉升级改造、4个自治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91%;6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57个,开工率为95.1%,各项指标均位列全区前列。

二是“六稳”“六保”工作成效显著。我委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扎实做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能源安全等相关工作,组织上报了24家国家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华御、天瑞、中物流3家公司已落实贷款贴息3700万元。积极争取自治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兴拓、黄河精细化工、大原祥等12家企业退还减免所得税248.1万元。切实抓好阶段性降低电价、气价政策,帮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轻用电负担15082.5万元,帮助减轻非居民用气负担674.4万元。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63家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6178.5万元。发放市本级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372.9万元。帮助紫光蛋氨酸争取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资金600万元。

三是清洁能源发展得到自治区主要领导肯定。加快推动国电投香山风力发电、佳阳余丁光伏发电、华润呱呱山风力发电等23个新能源项目建设,全市新能源并网装机607万千瓦,占全区装机总量的28%。今年争取到新能源建设指标223万千瓦。争取天然气应急储气设施项目自治区预算内统筹资金580万元,全面完成应急储气设施建设任务,是目前全区唯一完成应急储备天然气任务的市。常乐天然气门站及管线建成投运。中车风机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华润运维基地正在加快建设,新能源发电、制造、研发、运维全产业链初步形成。结合中车风机制造项目风机下线,组织撰写《关于中车首台风电整机在海兴开发区下线及中卫市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陈润儿书记批示“中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思路和举措市对的”。

四是项目谋划储备数量和质量均远高于往年。组建项目谋划工作专班,紧盯中央和自治区政策投向,围绕海原至平川高速公路、宝中铁路扩能改造、黑山峡水利工程等重点项目,做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生态治理、社会民生等领域项目谋划储备等前期工作,积极对接国家相关部委和厅局,最大限度争取项目资金。经积极对接争取,黑山峡河段开发项目已列入国家今年及后续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清单,宝中铁路扩能改造、国道338改线及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海原至平川高速公路、西安供水等重大项目年内有望开工,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有望落户中卫。截至目前,目前共梳理谋划项目493个,整合重大项目256个,计划总投资2955亿元。

五是审批服务全面提速助力项目建设。为切实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和成功率,针对因部分项目手续不全审批推进缓慢问题,我委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实施“容缺审批+承诺制”和“容缺审批+加锁审批”新模式,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批复,第一时间复核造价,重点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得到自治区发改委充分肯定并给予资金项目倾斜支持,为我市争取3.85亿元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内资金、3亿元特别国债和2.23亿元新增债券。

六是能耗“双控”工作势头良好。全面启动45家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组织实施了宁钢高炉升级改造、茂烨冶炼智能化和节能改造、科豪陶瓷智能化及节能改造等项目,积极推进中卫工业园区能源岛建设,不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效。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65.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5%,能够完成年度能耗“双控”任务。

七是“十四五”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依靠自身和借助外脑相结合,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班,扎实开展资料收集、调研座谈、专题研究等工作,广泛征求汇集社会各界智慧,经多次组织讨论修改,完成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初稿。

八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显著。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任务细化为14个方面147项具体任务,列入部门年度效能目标考核内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大督查通报力度,政务服务、开办企业、减税降费等成效明显,我市在10月份全区(不含银川、石嘴山)优化营商环境模拟测评中位列第一。

九是现代服务业取得新突破。积极争取到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710万元,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旅游、仓储物流等领域在建项目,支持建设沙坡头星星酒店、黄河南岸宿集项目等旅游新业态,让沙坡头新北区和黄河南岸宿集迅速蹿红,成为北上广深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拍照打卡地,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还不合理。前三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靠新能源项目拉动,其它产业项目支撑不足。二是在抓节能降耗、营商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办法不多、措施不硬。三是项目谋划水平有待提高。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谋划项目层次不高、结构不优,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谋划储备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够多。

三、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落实好市委政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等决策部署,力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持续抓好项目谋划建设“牛鼻子”。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方向和产业政策,准确把握国家投资重点,及时捕捉项目申报信息,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狠抓项目前期工作,认真充实完善了项目库。在目前已储备的2021年416个计划实施的项目基础上,高质量编制完成2021年投资项目计划,力促包兰铁路扩能改造、太中银铁路扩能改造、机场二期、中化循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在初步谋划的“十四五”256个2955亿元投资项目盘子基础上,持续深化“十四五”项目谋划储备。

二是坚定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启动实施“十四五”规划,充分发挥经济工作牵头抓总和参谋助手作用,聚焦自治区确定的九大产业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目标任务,加快推进调结构、促转型、提质量。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培育云服务、云应用和云制造等新业态,大力推进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做好沙水结合文章,实施好沙漠野奢酒店、沙漠之城等项目;以推进宁夏“一带一路”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迎水桥保税中心、中卫工业园区公铁物流园建设,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全面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打好枸杞品牌保卫战、牛产业市场战,做大做强枸杞、肉牛和奶产业,提升特色农业产值,加快中宁枸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光明乳业奶牛全产业链等项目建设。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冶金化工产业绿色、技术、智能、结构改造,有序发展锰基、铝基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链融合,重点推进中化循环产业园、金属锰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推动清洁能源向高端化发展。推动清洁能源向“两端”延伸,前端借助中车、隆基硅、协鑫等龙头企业引领优势,加快布局风机、塔筒、叶片、光伏切片、组件加工制造。后端充分发挥华润运维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建立覆盖宁夏及陕甘蒙地区组件更换、技术改造、智能运维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力争“十四五”末清洁能源产值达到235亿元。

三是坚决打好“三个大会战”。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一带三区”建设部署和全市生态产业推进大会精神,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坚决打好生态保护大会战。积极争取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等中央预算内生态文明领域资金支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重点实施北部沙区治理、南华山涵养林建设提升、黄河两岸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项目,加快香山、西华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坚决打好污染治理大会战。大力推广“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能源替代,重点实施好海原县天然气一体化利用、中宁工业园区天然气管网等项目。加快工业技术升级改造,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固废填埋场、危废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项目建设。坚决打好植绿增绿大会战。督促指导全市90家已建成的新能源企业按照实施方案植绿增绿,抓好新开发的新能源项目植绿增绿。

四是以改革促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牵头推进好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立足发改职能深化改革。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紧盯市场主体和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堵点难点问题,全面打通政务信息资源“信息孤岛”,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拓展优化服务范围,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争取年内实现优化营商环境排名位居全区前列。深化价格改革,扎实做好城镇管道燃气配气、综合水价改革等价格改革。深化电力改革,推进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和共享电力中心建设。深化信用体系改革,着力推广“信易贷”模式,加快打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渠道。狠抓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节能领域节能降耗,确保完成“能耗”双控各项目标任务。

五是全力以赴做好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加强与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加快做好项目移民安置区规划建设等工作,主动协调做好项目征地拆迁、施工用电用气等保障,力促项目顺利启动实施。



中卫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11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