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公安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06/2025-00021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公安局
责任部门:
治安管理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4年09月29日
标  题:
中卫市公安局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95号提案的答复

中卫市公安局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95号提案的答复

张艳霞、闫素香委员:

现将我局2024年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95号提案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小网格”撑起“大治理”。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理念,会同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到县区基层调研,探索建立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网格员、物业保安、治安信息员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警格+网格治理模式;聘任109名网格员(村干部)为警务助理,促使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入户走访宣传、治安巡逻防控等活动,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狠抓源头防控;积极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积极培育“义警”“红袖标”“红马甲”等平安类群防群治组织,组建群防群治队伍294支5552人,发动党员、网格员、保安员、快递员等就地加入。通过组织发动群防群治,重在提高辖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邻里守望、互助互救,协助做好防辖区发案、防涉稳事端、防治安事故等安全防范工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专群融合建立做出有益尝试。

(二)以“小单元”推动“大平安”。深入推进“省级主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工作改革,依托平安中卫建设领导小组等机制,扎实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化解,坚持早发现、全干预、勤调处,建立和畅通有关转办联处机制,紧扣维护安全稳定核心目标,深入研究全市矛盾纠纷特点形势,制定了下发《全市公安机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施意见》,从矛盾纠纷排查、评估、化解、回访、责任等方面明确自身职责,实行台账化管理,分类分级流转处置,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联合司法等部门印发《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衔接联动机制》,在派出所设立纠纷调处室或者驻所人民调解室,推进“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聘用125名事业编民警及优秀辅警为兼职人民调解员,积极参与纠纷类警情调解处置全过程,推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联合司法、民政等六部门下发《关于加强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工作措施》,协调建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对接法院全量梳理涉婚恋家庭民事案件4010起,并全量回访跟进,确保不发生民转刑案事件;今年度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53起,同比下降3.98%,化解3985起,化解率98.32%,同比上升1.46%,有效防范了风险隐患外溢蔓延,超额完成了95%的摸排化解目标。

(三)以“小优势”聚合“大作用”。坚持便捷、优化、规范、高效原则,大力推进公安政务服务进社区、进乡村,加强社区警务室服务设施建设,落实公安政务服务和便民利民措施,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办理相关事项。针对全市辖区内部门乡镇未设立派出所,群众办理户籍业务多跑路、办理难的问题。联合县区多次现场调研,选取户籍代办点位,指导县区争取资金购买相关设备,增设户籍办理机构。全市选址增设沙坡头区香山警务室户籍办理点、中宁县白马警务室户籍办理点、海原县关庄警务室户籍办理点、曹洼警务室户籍办理点和中卫市工业园区分局户籍业务办理点位5处,投入建设资金21万元。截至目前,为群众办理身份证及户籍业务共1233件,其中新生儿入户69人,死亡注销47人,迁出69人,迁入27人,变更更正246项,换发户口本135本,办理身份证640件。社区民警积极履职尽责,组织依靠群防群治力量,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求助7186余件,结合“五进”活动,开展以防盗、防骗、防黄赌毒、防矛盾纠纷、防治安灾害事故和防溺水、反邪教为主题的群众性防范宣传活动320场次,切实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针对电诈发案特点,组织制作张贴电诈案件警情通报海报15000余份、宣传横幅30余幅,今年以来,全市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22起(占刑事案件26.9%,占侵财类案件34.9%),立案数五市排名第3,同比(679起)下降23.1%;财损数2841.37万元,同比(3826.75万元)下降25.7%;见面劝阻率达100%,全市预后被骗率持续下降。

二、存在的问题

(一)群防群治队伍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传统群防群治工作主要依靠基层单位行政组织,而基层单位承担的任务十分繁杂,难以集中精力抓治安防范,目前管理、检查、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善,仅依靠村集体经济、社会资助、积分超市等方式难以提升队员整体工作热情,公众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二)婚姻家庭类矛盾纠纷化解难度大。近年来我市“民转刑”“民转命”案件多由婚姻家庭类纠纷引发,长期以来,社区民警针对婚姻家庭类纠纷下大力气上门化解,但很多婚姻家庭类纠纷积怨已久,单靠社区民警上门难以化解成功,尚需婚调委各成员单位协同开展工作。

(三)反诈工作还不紧密。通过对“反诈联盟”成员成员单位考核,仍存在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现象,未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机制办群防群治作用,全民反诈氛围营造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警务改革,夯实“主防”根基。公安机关将群防群治工作作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把群防群治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设置专项经费纳入每年同级财政预算,在物力、财力上倾注支持。不断优化派出所警务工作的运行机制,将派出所置于先导性、前置性位置,做精做实“两队一室”,从机制上保障派出所有足够的警力和精力去组织、指导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工作。同时,立足本辖区社会面治安防控工作的需要,积极会同综治组织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推动制定治安巡防队伍建设规划。积极推动组建专职化治安巡防队伍,从各领域组织好社区村庄义务巡逻力量、街头路面流动协防力量、场所部位治安守望力量,最大限度调动民防力量工作积极性。

(二)进一步做实基础工作,强化“化解”能力。充分发挥社区民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组织物建治安耳目、信息员等,把矛盾纠纷摸排预警深入到每个区域。派出所所领导、社区民警要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村(居)副书记的工作职能,及时了解本辖区工程建设、决策事项、村规民约等,对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会同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对接化解,全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集中培训、传帮带、模拟演练等方式,加强对社区民警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调解纠纷技巧。同时,定期组织调解经验丰富的骨干业务能手开设“矛盾纠纷调解大讲堂”,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业务要领,确保调解程序规范、纠纷对接有序。在化解矛盾纠纷时,对公安职责范围以外难以化解的,要主动联系政法委、民政、人社、乡镇等有关部门进行化解。要经常性组织开展联查联动、定期摸排、评估风险,从源头根本上解决问题、化解风险,积极扭转公安机关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中“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

(三)进一步完善便民举措,提升“服务”质效。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通过走访慰问、警民恳谈、警营开放、联勤联防等形式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发动群众、热情服务群众,让群众对社区民警的知晓率、满意率达到90%以上。严格落实“365X24小时”和“周末不打烊”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业务办理的智能化水平,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持续,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规范便民服务窗口,落实惠民利企政策,延伸服务触角,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水平和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联系单位及电话:田亮  0955—8705191。



中卫市公安局     

2024年9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