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11号提案答复
赵吉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网络直播人员监管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网络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的提案中关于直播内容低俗化、信息失真、行业监管缺失等问题的分析客观深入,所提建议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对我市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结合当前网络直播监管工作实际,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市网络直播行业监管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市网民规模不断发展,据技术统计,截至2025年9月,网民注册自媒体账号达60.2万余个。其中抖音平台36.4万个,快手平台18.4万个,微博平台3.6万个,今日头条0.8万个,其他平台1万余个。在行业规模扩大的同时,部分网络直播内容存在打擦边球、虚假宣传等问题。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以“净网”“护网”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大对辖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线下排查和线上监测,联合市委网信办重点整治违规直播账号,累计约谈在网上直播过程中发布低俗、传谣、网暴人员8人、打击处理9人,行业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但对照提案指出的问题,仍存在监管技术滞后、跨部门协同不足、主播法律意识薄弱等难点。
二、提案建议落实情况
(一)强化依法处置,深化内容监管。坚持系统思维,多管齐下的工作理念,紧盯属地各类网络账号,加大网上巡查力度,市委网信办深入开展“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等“清朗”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属地ICP备案网站430个,上报关停涉黄涉赌网站51个,严密监测网上发布的违法违规信息内容,向上级网信部门申请处置账号16个,约谈账号负责人5名。畅通网上举报渠道,广泛收集违法违规线索,受理办结网民举报6条,上报不实及有害信息样本4500余条,网络生态持续好转。市公安局联合网信部门积极开展整治“自媒体”网络乱象及打击网络传谣、网暴等专项行动,累计梳理建档粉丝量5万以上本地网络账号475个,打击处理违规、低俗直播人员9人。
(二)强化风险预警,严防舆情炒作。深化《中卫市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规则》《中卫市舆情应对协调工作机制》应用,按照“网下管什么、网上就要管什么”的原则,宣传、网信、统战、公安、旅文、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长效信息共享和联动处置机制,为营造积极正向的网络生态提供机制保障。市委网信办联合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2次全市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会,梳理通报信访维稳、涉政及意识形态阵地、民族宗教、民生诉求等重点领域风险点66条,下发舆情信息转办单122份,转交舆情信息线索函6份,预警相关部门和县(区)做好线下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市公安局建立涉警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报指挥中心、法制、宣传、网安、督察及各警种部门参与的涉警舆情处置工作办公室,每日对网上舆情、群众反馈等各类信息进行监测、研判,并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公安厅,同时针对我市网上直播人员采取“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重点盯控,确保及时发现处置违规、低俗直播。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升网民素养。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互联网法律法规,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民法典宣传”等活动,发放宣传折页1万余份,制作互联网普法宣传视频4个,在公共电子屏、新媒体公众账号进行广泛推送,协调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专家在“法治中卫”视频号、抖音号开展直播普法活动,提高网民守法意识。指导县(区)组织属地影响力较大的主播开展培训学习6次,引导主播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定向对违规主播进行普法教育,签订“网络文明承诺书”5份,不断提升主播网络文明素养。利用“平安中卫”“中卫网警”等新媒体矩阵发布依法文明上网宣传文章、视频200余篇(条),深入广场、企业、学校等场所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培训10场次。
(四)强化媒体推送,广泛开展普法。市委宣传部协调组织中卫日报、中卫新闻网及中卫发布等平台,系统转载并刊发了《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截至目前,市属媒体已累计发布《网信部门依法查处小红书平台破坏网络生态案件》《给AI参与内容生产“立规矩”》《事关每个上网的你!这些网络安全常识请记牢》《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新媒体稿件10余篇,县(区)融媒体中心转载推送相关新媒体稿件30余篇,有效提升了公众对网络安全和互联网管理政策的认知与理解。
三、下一步工作
(一)强化全链条监管机制。一是技术赋能动态监测。升级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功能,新增直播内容AI识别模块,对低俗表演、虚假带货等6类场景实时预警,进一步提升处置效率。二是联合执法常态化。建立网信、公安、市场监管三部门会商机制,针对夜间直播高峰时段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经营MCN机构。三是尝试建立信用惩戒试点。将严重违规主播信息纳入市公共信用平台,在金融服务、商业合作等领域实施联合限制。
(二)持续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一是尝试推行“双审核”制度。网信部门发动力量,对属地在我市的重点直播平台落实“人工+智能”双重内容审核,建立主播分级管理制度,对粉丝量超5万的主播要求实名备案。二是完善举报响应。在“网信中卫”微信公众号开通直播违规举报专区,实行90分钟内响应、72小时反馈机制。
(三)深化行业教育引导。一是主播素养提升工程。联系相关传媒学院开设网络主播培训班,设置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内容课程,推行主播持证上岗。二是正能量内容扶持。设立市级“直播助农”专项奖励资金,鼓励主播参与乡村振兴宣传。
网络直播监管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我们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持续跟进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强化科技应用,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网络直播行业网络安全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恳请您继续监督指导,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网络安全监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顾生金 706060。
中卫市公安局
2025年9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宁公网安备6405020200008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