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份以来,进入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政府采购项目,全部采用全区最新升级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进行交易。升级后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政府采购模块,创新运用“制度+信息化技术”,将反腐败制度要求嵌入到系统各个环节,有效促进了政府采购交易过程的廉洁和高效。
一是内置敏感词,防范“暗箱操作”。电子招标文件制作过程中,交易系统将采购项目技术参数、商务要求、采购方式、评审因素等内容标签化处理,并直接抓取政府采购网上的项目采购需求,防止了采购人非特定条件下随意变更采购需求相关内容;将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特定金额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或指定特定专利、商标、品牌等关键内容转换为敏感词,如出现敏感词时系统自动提示并限制保存不通过,防止了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歧视待遇。
二是固化关键点,防范“违规操作”。新的操作系统对开标时间、文件澄清、分值计算、专家组成等关键点进行了固化,明确限定开标必须在招标文件确定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进行,投标人不足3家时不得进行开标,合格投标人不足3家时不得进行评标;对招标文件进行必要澄清或修改时,系统设定不得修改采购标的和资格条件,如文件澄清或修改内容可能影响投标文件编制的,系统记录并提示告知延期;根据评标办法,对项目价格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做出区间设置,固化了价格分计算方式,限定评标委员会分项得分不得超出评分标准范围,且客观评审因素评分必须保持一致等;根据项目采购方式及预算金额,对专家组成进行了固化设置,同时限定采购人代表不得担任组长。
三是大数据分析,防范“围标串标”。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投标及评标专家管理方面的分析筛查功能。投标过程中,如同一项目供应商使用相同IP地址、MAC地址、机器制作码等提交投标文件时,或不同供应商的项目管理成员、联系人为同一人时,系统会自动监测预警;对每月参评次数前20名的专家,系统自动进行记录并标记,同步至财政厅评审专家管理系统进行专业核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