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思路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24年度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709个,交易额59.75亿元。其中,服务全市重大项目66个,交易额4.5亿元。1—12月,采用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707个,占进场交易项目的99.72%,开展远程异地主场项目309个、服务全区副场项目1977个。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围绕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全流程电子化。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对交易项目入场申请、公告发布、开评标日程安排、预约场所、招标文件发布和备案等环节全部线上办理,实现数据“多跑路”、投标企业“零跑腿”。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打通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最后一公里”,减少了人为干扰,提升了评标质量。按月统计汇总进场交易数据,按季度形成公共资源进场交易数据综合分析报告,提出意见建议,上报市人民政府,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制定了《中卫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项目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做细电子档案归集、管理、使用工作,严格档案分类管理,确保全程留痕、高效检索、可溯可查。
2.聚焦利企便民,着力优化市场营商环境。简化进场交易流程。大力推动有财政计划单的政采项目和发改审批的、住建在线监管的工程项目实行自动审核预约场地,只要具备相关法律法规手续即行登网交易。采用“多因子+电脑”方式,由招标采购人自主抽取专家,提高了专家抽取效率和透明度,压实了招标人抽取专家主体责任。做实减免清退文章。对单项合同估算价1000万元及以下的政府投资工程类招标项目,以及政府采购信用评价等级为A级的投标供应商,免收投标保证金。优化平台保证金缴退功能,到期后系统原账户自动退回。目前,中心无沉淀投标保证金。加大电子保函应用。大力推行电子保函替代传统投标保证金缴退方式,有效减轻了企业参与投标占用资金负担,增加了中小微企业的投标机会。保障重大项目交易。聚焦市委、市政府年度重大项目,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时令性较强的政府采购项目进场交易开设“绿色通道”,助力全市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3.紧盯风险隐患,不断创新协同监管机制。规范场内管理。坚持“五色”马甲制,强化进场人员身份辨识,方便投标人和社会公众监督。注重内控管理,排查业务环节廉政风险点49个,制定防控措施94条,防止场内跑风漏气、围标串标行为的发生。加强宣传教育,公开展示服务事项清单、限时服务承诺、交易流程及办事指南等5个,在开评标室内张贴开评标室工作制度25个、警示标语23条,营造了严肃庄重的交易氛围。强化交易见证。运用大数据、网络技术、智能终端、身份识别、CA认证等手段,加强交易平台见证系统功能建设,实现交易过程实时记录、全程留痕、终身可溯,保障交易主体知情权,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全年共见证进场交易项目557个,记录推送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供应商不良行为53次,监督部门处置34人次。配合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提供档案资料查阅,共调取168个项目档案资料,有力整治了行业乱象、净化了交易环境。
4.坚持党建统领,狠抓“五型”模范机关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党纪学习教育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同巡察、审计、监察反馈问题整改相结合、同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着力打造党建品牌。坚持“抓党建带队伍促业务”发展理念,围绕“党建领航‘易’心为公”党建品牌,结合公共资源交易行业特色,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级分类提升行动,全面加强机关党建阵地和交易行业廉政文化建设。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推进机关廉政建设,定期听取党组成员落实“一岗双责”、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等,扎实开展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干部作风锤炼,坚持日常作风督查检查,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岗位履职能力,持续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特色亮点工作情况。
1.平台标准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对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标准,因地制宜、科学规范设置了公共服务、交易实施、评标评审、电子监督及办公等功能区域,增设了综合服务大厅、评标室、行政部门监督室等,并对评标区卫生间进行了改造设置,评标场所实现了独立设置和封闭化管理。采购配备了价值240万元的信息化设施设备,全面更新升级监控、录像机等场内老旧设备,开评标区及公共服务区高清监控全覆盖、无死角。新增多因子终端、音视频自动刻录一体机等新型智能设备,交易场所的电子化、智能化水平位居全区前列。
2.政府集中采购代理工作开启新局面。挂牌成立了中卫市政府采购中心,设立相应的工作科室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了《中卫市政府集中采购工作规程(试行)》,编制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委托代理协议》《采购人代表授权函》等规范性文件模板。组织干部深入、系统学习集中采购业务法规政策,主动对接各采购单位做好咨询服务、采购文件编制。截至2024年12月底,已交易的项目有17个,交易额达4019.06万元。
3.国有产交易实现零的突破。今年5月份,宁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国有产权交易系统升级运行后,中心全面开展国有产权交易准备工作。9月19日,经过29轮激烈报价,由受理的海原县卫生健康局车辆报废处置项目在宁夏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产权交易系统通过公开竞价方式顺利完成交易。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国有产权线上交易实现了“零”的突破。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工作思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数字化转型、法治化保障、规范化运行,形成区、市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市场运行“一网统管”、监督管理“一网协同”的一体化交易市场体系。
(二)主要预期目标。2025年全市进场交易额55亿元左右。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占比在99.50%左右,开展远程异地主场项目超过120个、服务全区副场项目2000个左右。代理全市政府集中采购项目40个以上。
(三)重点工作措施。
1.不断深化平台整合共享。深化“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持续推进全领域、全类型、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配合发改、财政等部门,探索推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推动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实现“应进必进”,积极推进政府采购项目框架式协议采购、绿色采购。
2.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质效。持续拓展“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覆盖范围,推进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非招标方式的采购项目“远程递交文件”与“在线询标”;落实中小企业优惠政策,持续对符合条件的投标供应商减免投标保证金,广泛推广运用电子保函;开展交易见证服务满意度测评,开通短信定向推送服务,以短信方式实时提示或告知相对应交易主体项目阶段进展、注意事项等内容,满足不同交易主体的信息掌握需求。持续完善场内管理和服务制度,规范技术标准,简化服务流程,强化场内管理,优化交易环境,切实提升进场交易服务质效。
3.全面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教育干部职工认真执行公共资源交易“八项服务承诺”和“十严禁”纪律,大力发扬“一线工作法”和“四下基层”等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增强党性、在练兵中增长才能、在竞赛中锤炼作风,努力打造一支站位高、本领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公共资源交易干部队伍,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好“店小二”、做好“见证员”。
中卫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5年2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