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03/2019-00049
文  号:
卫工信发〔2019〕90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责任部门: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19年08月30日
标  题:
关于对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委员 提案办理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委员 提案办理的答复

卫工信发〔2019〕90号

尊敬的李诚、赵建军委员:

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和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卫政办发〔2019〕31号)文件要求,我局承办你们提出的“关于我市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建议”提案,根据提案内容和建议,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提案办理工作: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近年来,我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以“转型追赶、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攻坚克难,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速度加快。2018年,全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34家,全年完成产值563.97亿元,同比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1.77亿元,同比下降39.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7.2亿元,同比增长2.8%。2019年1-7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

二、积极发挥主导产业优势,持续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好创新驱动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向精细化、高端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市制造业已经形成了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三大产业集群,涵盖新材料、新能源及制造、云计算和军民融合、建材、精细化工、冶金、农副产品深加工等7个产业类别。同时,全市拥有自治区级及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6家,全区60家工业龙头企业中我市有5家,其中“专精特新”的企业占比27%。

一是云计算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把发展云计算等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列为自治区“三号工程”,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截止目前,在建项目10个,亚马逊云计算中卫合作项目、美利云、中国移动、创客超算4个数据中心已建成投运,正在进行扩建扩容;天云网络数据中心一期1栋机房已建成,正在进行电力、网络测试,近期投入使用;中国联通、炫我科技2个数据中心项目正在加快土建工程建设,争取年底投入使用。万达信息、中国电信、人民网3个数据中心项目正在办理项目开工手续。截至上半年,奇虎360、浪潮、美团等140多家云计算及配套企业落户中卫,累计完成投资64.74亿元,已建成机房面积20万平米,安装机柜8324个、服务器16.6万台,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20万台。在军民融合方面,立足争创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达天飞艇、“火冰”新型环保消防灭火剂等重大项目已落户中卫。商业卫星天线组阵项目已完成1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和商业卫星测控指挥中心主体大楼建设,今年投入运营并提供商业卫星测运控服务;低空空域综合信息服务保障平台项目软硬件设备已部署完成,正在进行系统调试,计划今年投入使用。

二是新材料产业规模化发展。新材料产业主要以中宁工业园区,中化国际、利安隆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高端铝材、铝板带箔、汽车轮毂、特种合金、金属锰、锂电池、高分子助剂等新材料。通过引导天元锰业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自动化生产和工艺水平,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实现市场“领跑”。截止上半年,全市有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6家,完成产值82.28亿元,累计同比下降10.9%。

三是新能源产业高端化发展。抢抓国家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制造业,引进银佳、隆基硅、协鑫、协佳、华创风能等一批新能源制造企业,形成了1.5万吨单晶硅、1万吨多晶硅、300兆瓦电池组件、800兆瓦风机制造的产能。截止上半年,全市有规模以上新能源及制造企业47家,完成产值33.25亿元,累计同比下降10.8%。

四是冶金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按照基本稳定、改造提升、循环发展的原则,引导宁钢集团、三元中泰、跃鑫钢铁等冶金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施了铁合金行业余热发电、电厂能量系统优化、钢铁行业转炉余热发电等重点节能改造项目,企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共有规上冶金企业21家,2018年,全市冶金产业完成产值263.4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6.71%;2019年上半年,冶金产业完成产值134.47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54%。

五是化工产业耦合发展。围绕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萘酚系列、生物医药、高分子化工新材料及染料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已基本形成农药中间体、绿色染料、高分子材料等6大产业链。同时,抢抓自治区新一轮技术改造机遇,积极引导化工企业实施新工艺、新装备技术改造。目前,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已有21家,2018年完成产值57.3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0.2%。2019年上半年,完成产值30.06亿元,累计同比下降2.5%。

三、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台阶

通过一揽子推进措施,积极引导我市工业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涌现了一批试点示范企业,并以此以点带面引导和推动企业在生产方式、制造方式和管理模式上取得新突破。宁夏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能源精细化管理、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直拉单晶智能管理系统示范等5个项目被确定为2019年自治区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项目;97家企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培育2家自治区双创平台和2家自治区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我市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16家,其中自治区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5家,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11家。通过引进互联网企业,培育发展本土企业,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中卫市恒力电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自主开发、自主建设的中卫市安监“一张图”和中卫市环保云平台,应用于宁夏宇丰化工、华御化工、蓝丰化工、紫光蛋氨酸等企业。宁夏中宁枸杞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搭建了枸杞大数据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加强链接各枸杞产业实体,应用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准确掌握、指导、服务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促进枸杞产业发展升级。
      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力促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新突破

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运用各项扶持政策推动我市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切实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家、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7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76家、各类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试点企业16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9家、自治区级创新团队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7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4家。

五、严格落实降成本措施,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全面落实“降成本”30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解决纾困基金等,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市工信局组织民营企业申报自治区人才补助项目15个、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自治区“专精特新”示范企业23家、自治区标杆企业及隐形冠军企业16家、自治区企业“双创”平台5家、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申请企业1家、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能力提升项目申请企业4家、平台网络考核奖励项目申请企业1家、示范平台考核奖励项目申请企业1家。目前,申报的各类项目正在评审中。

联系人及电话:郭文奇 0955—7068325。



中卫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8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