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9号建议的答复
卫工信发〔2021〕51号尊敬的罗永珍、田建宁、焦兴军、闫秀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中宁县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建议共提出具体建议1条,由我单位负责,市科技局协办,需跨年办理。具体情况如下:
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市政府关于人大、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文件下发后,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文件精神,及时安排部署工作,并将我局牵头和配合任务梳理出来,制定下发了我局《关于印发<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和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完成时限等内容,按期督查任务进展情况,动态跟踪,确保提案按期高质量完成。
二、深入调研、掌握底数。为高质量完成提案答复工作,我局多次深入中宁县天元锰业、华夏特钢、天元建材、中宁电厂等重点产废利废企业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和座谈交流,对中宁县粉煤灰、脱硫石膏、金属锰渣、硫酸铵渣等主要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处置、综合利用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理清了工作思路和方向。2020年,中宁县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46万吨,综合利用量88.4万吨,综合利用率为26%,其中,天元集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68.8万吨,占中宁县固废产生量的77.7%,综合利用量62.8万吨(含利用往年贮存量25万吨),实际综合利用率约为21.4%。从天元集团内部看,2020年,天元集团电解锰渣、硫酸铵渣、铬铁、硅锰冶炼渣四类工业固废合计产生量239.6万吨,利用量8.6万吨,综合利用率仅为3.6%;其中,电解锰渣142.1万吨,利用量6.5万吨,综合利用率仅为4.5%;硫酸铵渣87.2万吨,利用量1.1万吨,综合利用率仅为1.3%;铬铁、硅锰冶炼渣10.3万吨,利用量1万吨,综合利用率仅为9.7%。从以上数据看出,中宁县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的重点、难点、核心都在天元锰业集团,在金属锰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冶金渣的综合利用,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宁县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的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三、多管齐下、狠抓落实。充分发挥科技、发改、工信、环保等部门职能作用,助力中宁县和天元锰业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稳步推进。在创新载体建设方面,积极落实创新优惠政策,引导企业以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科研资金。市科技局帮助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将“新型金属锰离子膜电解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纳入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重点研发计划后支持范围,该项目计划投入研发经费3400万元,实施周期为3年,目前正在按计划正常推进,预计在2022年底完成,自治区科技厅将在验收通过后予以总研发投入30%的科研经费支持。在技术改造项目推进方面,加快推进中宁工业园区国家级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及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逐步完善基地基础建设,逐年引进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目前基地内脱硫锰渣无害化处理、固废填埋、垃圾填埋、烟气制酸等项目正在按计划建设,建成后将有效提高中宁县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水平。今年年初,我局已对接自治区工信厅,将中宁工业园区国家级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及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纳入自治区2021年度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方案,通过自治区工信厅争取国家扶持资金支持。在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方面,用好用足政策,指导企业积极开展自治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争取综合奖补资金、电价优惠和税收减免政策,提高企业实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的积极性。通过对中宁县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和企业进行梳理,天元锰业公司“年综合利用50万吨硫酸胺渣的烟气制酸项目”初步具备支持条件,该项目主要建设一条50万吨的硫铵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生产线,可有效利用金属锰生产过程中的硫酸铵渣,形成年回收碳酸锰4.1万吨、氧化镁7.15万吨、氨水26.3万吨、硫酸35万吨等的生产能力,目前主体结构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项目建成投运后,我局将组织企业及时开展自治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创建工作,并积极申报自治区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奖补资金。
四、稳步推进、初见成效。我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思路逐步推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天元集团作为产废重点企业,在发改、工信、环保、科技等多个政府部门支持下,依托国家金属锰重点实验室和锰材料研究院技术中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吨金属锰产生废渣量从6吨降低至2.5吨,阳极渣、精滤渣利用率达到100%,金属锰渣实现无害化处置,脱硫锰渣用于生产水泥实现产业化应用,利用脱硫锰渣制破碎石和墙体材料完成项目科研报告。今年上半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78.8万吨,同比增加25万吨,利用量179.1万吨,同比增加93万吨,综合利用率64.2%;中宁县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73.1万吨,综合利用量72.9万吨(利用往年贮存量4.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41%;天元集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23.3万吨,综合利用量39.2万吨(利用往年贮存量4.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30.6%;较2020年相比均有了明显提升。
五、正视短板,弥补不足。目前,我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还存在工业固废产生量大、综合利用难度大、综合利用量有限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针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补齐短板,一是加强固废综合利用创新载体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发改、工信、环保等部门职能作用,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自治区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金融专项、新型工业化技改专项、节能减排专项等方面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使更多的创新政策惠及企业,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积极落实创新优惠政策,在创新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科研费用设置、知识产权梳理等方面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引导企业以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为主体开展固废综合利用方面研究,争取科研项目支持资金,搭建创新平台,不断提高企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二是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助力固废项目建设。对自治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相关支持政策进行宣传普及,帮助和鼓励企业用好用足政策、争取奖励资金,着力提升综合利用率。对符合固废利用奖补条件的项目,应报尽报、争取自治区一般工业固废奖补资金。指导企业积极开展自治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争取电价、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实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的积极性。协调自治区发改、工信部门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快推进中宁工业园区国家级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规划建设。三是探索建立我市固废综合利用支持政策。目前,自治区和宁东管委会已出台了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支持政策,通过对新增固废利用量的企业进行资金奖补,支持鼓励企业实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我市由于财政资金紧缺,尚未建立工业固废奖补相关政策,下一步,从长远考虑,统筹谋划,争取在“十四五”出台我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从环境保护税地方留成部分和全市固废填埋场固废填埋处置收费中拿出资金作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奖补资金池,用于支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进一步引导鼓励企业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再次感谢您对中卫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再提宝贵意见。
中卫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7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