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答复
卫工信发〔2021〕61号民建中卫市总支委员会:
您委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四个改造”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提案共提出具体建议4条,由我单位负责办理的4条,目前已办结4条,不具备办理条件的0条,需跨年办理的0条。具体情况如下:
第1条建议办理情况:在实施工业经济“结构改造”方面:一是着力调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全市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4家,共建成新能源发电项目103个,并网装机容量756万千瓦,占全区装机总量的30%。华润宁夏运维检修基地项目今年6月底建成投运。新能源装备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提升,部分装备及技术达到了先进水平。目前形成了以隆基硅(年产3.5GW单晶硅)、协鑫(年产2GW单晶硅)、银佳新能源(年产1.5GW多晶硅)光伏硅材料生产项目和中车(年产200台3MW风机)风机组装项目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引领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坚力量。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制定了《全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市新材料发展的方向目标。经过近年来的培育,初步形成了铝基、晶体、锂电池、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和其它新材料共同发展的新型材料产业格局。全市目前共培育了锦宁巨科、隆基硅、中晶半导体、中化锂电池、瑞泰科技、利安隆等12家企业纳入自治区重点新材料库。铝基新材料以锦宁巨科和今飞轮毂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目前铝基形成了“原铝-铝杆-铝板带箔-轮毂制造”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正在实施今飞轮毂大尺寸轮毂技改项目。晶体新材料以协鑫和隆基硅及银佳等企业为代表,实现了年产1.6万吨单晶硅、0.45万吨的多晶方锭,300兆瓦电池组件产能,形成了“工业硅-(单多)晶-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电站开发为一体的产业链”,新能源装备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提升,部分装备及技术达到了先进水平。正在实施宁夏协鑫晶体单晶炉智能技改、中晶半导体扩能项目。锂电池新材料以宁夏中化锂电池公司为代表,形成年产1万吨NCM正极材料产能,正在开展1万吨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前期工作。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我市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在数据增量、项目建设、动能培育、创新应用、要素保障等方面有较大突破,整体呈现井喷、集约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亚马逊、美利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天云网络等6个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建成运营,中国电信一期、亚马逊二期、美利云二期、中国移动二期、炫我科技一期5个数据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奇虎360、浪潮、美团、星际大陆、并行科技、欢聚集团等200多家互联网及云计算大数据生态企业落户中卫。西部云基地累计完成投资近80亿元,机房面积达到25万平米,安装机柜约3万个(2.5KW标准/个),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60万台(1U标准),上线服务器超过31万台。二是调优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业。全力做好工业能耗“双控”工作。全面开展“两高”项目和违规违建项目排查。4月份以来,按照国家、自治区能耗“双控”重点工作安排,全面开展了工业领域“两高”项目排查,共排查“两高”存量项目49个,共排查出“十三五”以来未取得节能审查手续的违规建设工业项目6个,已组织县区工信部门分别于5月12日、5月15日向企业下发了责令停产、停建通知书,同时正在积极协调办理节能审查手续。严格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处置任务。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政策,对全市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工艺、设备进行了调查摸底,向自治区工信厅上报了2021年和2022年拟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名单,2021年计划淘汰美联化工糠醛0.1万吨、宁华科技蒸馏锌1万吨,目前两家企业已完成了落后设备拆除工作,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进展顺利。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力度。今年以来,共培育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6家,枸杞企业3家。同时,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力度。共为西部枣业、全通枸杞、春杞枸杞、天瑞集团、夏华集团、杞乡生物等10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争取区工信厅各类中小企业专项资金26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转型发展。目前中宁宁特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新建肉牛屠宰场1家;市政府、宁夏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在银川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年计划新建1000吨/天鲜奶加工处理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土地选址工作。将光明乳业特色的牧场托管服务、领先的基因筛查服务全面引入,提升当地养牛水平。把宁夏建设成为世界级优质奶产业奶源供应地,共同打造宁夏优质奶产业集群,带动宁夏农业走特色产业、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第2条建议办理情况:在实施工业经济“绿色改造”方面:制定下发了《中卫市2021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分解下达了各县区一般工业固废年度目标任务,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组织宏基建材等3家企业开展了固废综合利用奖补项目申报工作。宁夏同辉气体公司成功获评自治区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积极做好市人大代表“关于支持中宁县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建议”的办理工作。2021年,自治区下达我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目标任务为44%,今年上半年,我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78.8万吨,同比增加25万吨,综合利用量179.1万吨,同比增加93万吨,综合利用率64.2%,超出年度综合利用率44%的目标任务20.2个百分点,年度目标进展顺利。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节水型企业4家,规模以上企业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到21.27%,指导三元中泰等10余家企业申报2021年节水型企业。大力推动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今年以来,先后组织16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级绿色工厂项目;组织宁夏隆基公司和中宁工业园区申报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创建。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绿色工厂2家、绿色供应链1个,创建自治区级绿色园区1个、绿色工厂5家。
第3条建议办理情况:在实施工业经济“技术改造”方面:一是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围绕自动上料系统、环保设施等加大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宁钢炼铁高炉升级改造等项目建成试生产,茂烨硅铁矿热炉综合升级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传统产业技改面达到98%以上。二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引导利安隆等重点企业发展高分子材料等延链补链产品,逐步形成产业闭环。紫光蛋氨酸关键技术改造等项目建成投产,华御化工29万吨离子膜烧碱技改等项目有序推推进。三是强化企业对标管理,引导企业针对性开展对标工作,全市规上企业对标覆盖率达到98%,瑞泰科技等7家企业获评自治区“对标工作标杆奖”。四是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全市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3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心7家、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36家。2021年,全市共谋划技术改造项目20个,总投资32亿元,技改投资增长率目标为15%。截至1-7月份,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80.5%。
第4条建议办理情况:在实施工业经济“智能改造”方面: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7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认定自治区级智能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6个、机器人推广应用示范项目4个,服务型示范企业2家,供应链智能化决策服务型示范平台1个,“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试点示范项目8个,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项目3个,引导50多家企业上云开展相关应用。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建立推进机制。先后出台了《中卫市工业对标提升转型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中卫市推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中卫市“四大改造”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针对我市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利用效率低、质量效益不高、发展水平低等问题,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扎实开展对标行动,持续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二是试点培育先行,突出示范引领。积极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帮助企业申报各类信息化项目,加快我市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支持了宁钢、润夏、隆基硅、协鑫、恒力电控等一批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以点带面引导和推动企业在生产方式、制造方式和管理模式上取得新突破,“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形势较好,并加快推进。三是强化服务培训,提升认识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次邀请自治区工信厅相关处室、工业互联网专家组成员、重点领域工业互联网赋能与公共服务平台揭榜单位对全市工业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建设专题培训,积极宣贯工业信息化政策措施。组织企业到自治区试点示范企业参观观摩,实地学习创新理念,提高了企业工业互联网的认知水平和应用基础能力。协助各类软件和大数据企业开展上云上平台推广工作,切实提高工业企业信息化改造意识。组织全市规上企业开展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和企业上云评估诊断,帮助企业了解和掌握自身智能制造水平,识别差距、找出短板,做出规划。先后组织现场培训班7次,累计组织220家工业企业420余人参加了政策解读和培训。四是统筹各方协同,推动智能化改造。组织华为、通信运营商等行业专家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免费为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开展一对一“巡诊”工作,根据企业痛点需求,为企业量身打造解决方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积极与宁夏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各行业工业互联网揭榜单位、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围对接联系,加强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的智力支撑和交流合作。宁夏协鑫的MES生产系统已投入运行,实现了生产管理全流程管理。天元锰业自研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集团实时工况编程组网项目一期已线运行。润夏智慧工厂建设方案已完成论证,正在稳步推进。华御化工的“五位一体”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线运行,中化锂电池的中试项目、朗利公司将信息化建设纳入总项目建设方案,逐步实现产线数字化、智能化。
再次感谢您对中卫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再提宝贵意见。
中卫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9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