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答复
卫工信发〔2023〕63号尊敬的马国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提案共提出具体建议4条,由我单位负责办理的4条,目前已办结并长期坚持的4条,不具备办理条件的0条,需跨年办理的0条。具体情况如下:
第1条建议办理情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再加力。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宁夏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7年)》《自治区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中卫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自治区新材料产业大基地“一核两廊五板块”空间布局,出台了《中卫市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及中卫市“工业倍增”行动计划2023方案,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实现中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确定了以锰基、铝基、高性能精细化工新材料、晶硅材料为发展定位,以集群培育和全链条延伸为发展目标。在近几年培育的基础上,建成协鑫5GW颗粒硅N型单晶示范、铭岛铝业20万吨再生铝、宁创新材料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文晶3GW石英坩埚等项目,促进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配套、融通发展。1-7月份,新培育升规入库企业1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纳入全区重点新材料库企业16家,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97.7亿元。
第2条建议办理情况:抓规划引领,在优化产业布局上再发力。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开发区整合优化和改革创新的工作部署,力求把全市工业园区打造成产业发展聚集地、科技创新驱动地、营商环境服务地,全市工业园区改革活力不断增强,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中卫工业园区形成了以亚马逊和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以瑞泰科技、利安隆等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协鑫为代表的新能源制造产业;中宁工业园区形成了以天元锰业集团锰基材料,宁创新材料、铭岛铝业为代表的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海兴开发区形成了以中车新能源公司为代表的风机组装制造、储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牢固树立“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的理念,广开渠道招商引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积蓄产业发展后劲。上半年以来,累计“走出去”3次,“请进来”6次,立足各开发区产业基础和定位,重点围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在产业链延链补链壮链方面对接洽谈天津利安隆、浙江贝盛、协鑫(集团)、今飞集团、中车公司等龙头企业,洽谈工业类项目12个,全力推动协鑫20GW颗粒硅N型单晶等多个项目落地。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了东莞台博会。结合全市开展的“扩大有效投资巩固提升年”和项目“五比”活动,推动铭岛年产100万吨再生铝(一期20万吨)、宁创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和光方硅芯技改等项目尽快达产,加快建设贝盛年产5GW高效光伏组件与配套材料产业集群、明阳新能源风电叶片等项目,力促伟天碳纤维、旭合3GW光伏组件等项目尽快落地。加大产业“领军”“链主”企业培育力度,对标《自治区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认定培育管理办法》,组织铭岛科技、瑞泰科技、宁创新材料3家企业申报自治区链主企业,其中宁创新材料公司被认定为自治区高性能金属材料类“链主”企业。
第3条建议办理情况:抓政策支撑,在激发主体活力上再发力。抢抓自治区对新材料产业政策支持机遇,指导帮助企业申报产业转型、链主企业、首批次新材料产品销售和保费补贴等项目,获得自治区资金支持470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落实节能审查制度,优先保障新材料项目用能需求,为文晶3GW石英坩埚、和光方硅芯等项目办理了节能审查手续,积极开展节能诊断,组织对10家重点企业和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今年申报的瑞泰科技、铭岛铝业、中晶半导体3家企业被成功认定为绿色工厂。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夏中盛新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协鑫晶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夏华御化工有限公司4家企业获评数字化车间,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获评智能工厂,提升绿色低碳发展和智能化水平。引导企业开发具有较高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组织瑞泰科技等5家新材料企业申报了行业领先示范企业,正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7家企业7项技术申报了2023年“六新”产业关键技术揭榜挂帅攻关,5家企业8个产品纳入自治区2023年百项创新产品研制引导计划,指导胜金水泥公司的水泥回转窑用无氨脱硝技术通过终期验收。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引导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协同合作,自主或联合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宁夏瑞泰科技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新材料研究中心。截至目前,全市新材料行业建成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3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
第4条建议办理情况:抓服务保障,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再发力。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用足用活国家、自治区各项扶持政策和惠企措施,加快落实《中卫市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精准组织指导企业申报,在资金支持、融资贷款、科技创新、税收优惠、要素保障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发力,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提振新材料企业的发展信心。强化产业人才支撑,牵头起草印发了《中卫市工业企业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卫工业园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全职或柔性引进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举办了企业高管、科研人员、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期累计155人次,组织各类就业招聘会4场,聘任利安隆集团李海平董事长为中卫市新材料产业特聘专家。与此同时,市纪委印发了《关于建立营商环境政治监督联系点的工作方案》,以市委、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建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试行)》,必将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下一步,我局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短板弱项,明确发展方向,以自治区“四大改造”和中卫市“工业倍增”行动为抓手,凝心聚力,抢抓机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年度目标,保障运行促进发展。力争年内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60亿元以上,增长10%左右,新纳入全区新材料库重点企业3家以上,培育百亿级产业集群1个,培育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家、智能工厂1家。坚持存量增量齐抓、助强扶弱并举,强化运行监测,及时掌握新材料企业运行动态,对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提高企业运行的质量,适时指导具备条件的投产项目升规入库,做好优存量、扩增量、控减量的文章,促进新材料产业稳步发展。
二是聚焦项目支撑,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六新”产业从四方面抓项目建设。抓项目招引,结合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壮链的文章,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引进储备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先进、带动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增强发展后劲。抓项目落地,加大伟天科技6000吨碳纤维、利安隆5500吨高分子材料等项目全过程服务力度,尽快完善前期手续,力促项目尽快落地。抓项目建设,持续加大在建项目跟踪服务力度,加快中盛新2.8万吨绿色环保染料二期、晨光新材料一期等项目施工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抓项目达效,力促宁创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铭岛铝业20万吨再生铝、文晶科技3GW石英坩埚、和光公司方硅芯深加工技术改造等一批已投产项目尽快达产达效,为我市工业增长提供动力支撑。
三是聚焦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以“四大改造”为指引,支持“六新”产业企业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力度,加快培育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在重点行业实现全覆盖。支持企业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揭榜攻关。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培养引进产业高技术人才,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质效。
四是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不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产业内生动力,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优质环境,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投产全过程服务和要素保障能力,深入落实“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工作机制,主动靠前、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全程式、跟踪式、保姆式”服务,提振企业投资发展信心,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发展,促进新材料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委员表示满意。
中卫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9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