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通知
市直属学校(幼儿园):
为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认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学校要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1.分级建立学校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应由班主任和全体家长提名,并由全体家长进行民主决议产生;年级家长委员会可由各班主任提名,并由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民主决议产生;学校家长委员会可由各年级组长提名,并由家长委员会成员民主决议产生。
2.家长委员会候选人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关心学校工作,在教育子女方面有一定的心得,在家长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和积极影响力,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时间相对充裕。
3.学校家长委员会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参与学校管理,如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建议,参与并监督学校的重大决策等;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如组织家长支持学校开展活动,为学校提供校外活动场地等资源,提供志愿服务,聘请家长为学生开设相关讲座,聘请有一些特长的家长作为学校社团活动的辅导员等;沟通学校与家庭,如向家长传达学校近期的重要工作和准备采取的重要措施,协调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及时反映家长的意愿等。
三、加强家校沟通
1.借助家长开放日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家长开放日是学校定期邀请家长来学校观摩的活动,时间一般是半天。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课堂是学校的主阵地,家长要关注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公开课是主要呈现内容,每个班级可以呈现1~2节课。学校也可以根据学段以及学校特点,展示学生入校、晨读、课间活动等内容,也可以与家长培训活动相结合。活动结束后,学校通过调查问卷或者访谈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借助家长会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学校每学期要召开1~2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可以分为全校和班级两个部分来召开。通过全校家长会,传达学校的育人理念、本学期工作的重点以及需要家长关注孩子成长的要点;在班级家长会上,班主任要邀请学科教师一起参与,在介绍所任学科教学的基础上要侧重介绍班级育人理念、本学期工作要点以及每个学生的成长变化,学科教师要介绍每个学科的教学方法、家长需要配合的地方。
3.借助各种活动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入队入团、新生入学、毕业典礼、十八岁成人仪式、各种节日等,可以邀请家长参加,让家长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学校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成效。结合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学校可以开展亲子体验活动,让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知识问答、节日灯谜、小游戏、习俗展示和节日表演等活动,通过活动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增进亲子感情。
4.借助家校沟通本、班级日志、微信等载体搭建家校沟通平台。每个班级可以通过家校沟通本、班级日志、作业本等载体,每天进行及时沟通。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通过班级博客、微信群等进行沟通。
四、加强家长培训
1.学校可以在每学期初、期中、期末或者其他相对固定的时间,定期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
2.规划家长培训内容。小学阶段家长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家庭生活技能的培养,亲子沟通技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做称职父母等;初中阶段家长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社会技能培养,青春期亲子沟通的技巧,青春期教育等;高中阶段家长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学生人生规划指导、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履行父母责任、改善亲子关系的能力等。为了提高培训实效性,学校可以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家长的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
3.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家长培训。为解决工学矛盾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常规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方式。进行网络培训时,可利用电子邮件、QQ、微信、微博、博客、网络视频等多媒体开展培训。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幼儿园)要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生。
2.加强宣传引导。各学校(幼儿园)要树立先进家庭典型,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引导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为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市直各学校(幼儿园),要及时将活动中一些好的做法、典型事例、创新性措施、取得的实效等通过多种途径予以展示,并形成总结及时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中卫市教育局
2019年5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