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教育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村振兴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04/2021-00427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教育局
责任部门:
市教育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1年09月26日
标  题:
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四查四补”常态化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四查四补”常态化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体育)局,直属各学校(幼儿园):

    现将《关于建立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四查四补”常态化机制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中卫市教育局        

2021年9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建立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四查四补”常态化机制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健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四查四补”常态化机制,全面排查整改中央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通报指出的薄弱环节,根据中卫教育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区、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对照中央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通报指出的薄弱环节,坚持目标标准和政策举措,聚焦特殊贫困群体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四查四补”常态化机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巩固提升教育脱贫质量,让教育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群众评判、经得起考核评估、经得起舆论监督,全力实施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四大提升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二、“四查四补”常态化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查漏补缺”。对照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成果的要求,排查解决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的漏统、漏项、漏扶、漏管“四漏”问题。

    1.排查解决符合条件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精准识别纳入的漏统问题。重点关注政策性移民和自主迁徙农村居民困难家庭等群众,监测其“两不愁三保障”状况等。

    具体措施:紧扣教育有保障目标标准,对标对表,对辖区内常住人口逐一核实,全面摸排,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及时做好返贫监测对象动态纳入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持续巩固教育有保障。

    牵头科室:办公室

责任单位:各县(区)教育(体育)局、直属学校(幼儿园)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2.教育资助政策落实情况。重点排查各学校、幼儿园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移民地区建档立卡户学生)在享受困难学生资助、住宿生生活补助等方面,有无漏报、错评错报,资助政策是否享受到位,是否做到“应助尽助”等情况,尤其要认真排查已脱贫家庭学生,是否按扶贫政策依然享受资助。

具体措施:加强与扶贫办、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对接与沟通,认真排查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做到精准认定,是否全部享受教育资助金,资助金标准是否到位,资金是否落实到位。对漏报的及时补报、错报错评的立即纠正,确保精准资助。完善脱贫户家庭学生精准信息库,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策”制定帮扶计划,确保不因贫失学、辍学。

牵头科室:规划财务科

责任单位:各县(区)教育(体育)局、直属学校(幼儿园)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3.控辍保学情况。重点关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反弹情况。排查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在校情况及实际就读情况,对疑似辍学、没有学籍和去向不明的学生逐一进行排查,确保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具体措施:落实乡(镇)干部包动员保入学率、学校包管理保巩固率、教师包教学保合格率的“三包三保”制度,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和控辍保学台账,全力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各县区教育(体育)局、各学校(幼儿园)摸清辖区适龄人口底数,做到适龄人口底数清、在校学生底数清、转学学生去向明、长假学生情况明。加强对贫困学生及学困生的关注,及时排查学生离校原因,建立辍学学生动态管理和周报告机制,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导检查、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持续深入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加强家校沟通,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牵头科室:基础教育科

责任单位:各县(区)教育(体育)局、直属学校(幼儿园)

完成时限:2021年9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4.特殊困难儿童受教育情况。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特殊困难儿童入学就读情况,确保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特殊困难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具体措施: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特殊困难儿童信息台账,制定关爱工作方案,大力宣传,着力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帮助家庭困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局面,指导各学校通过“送教上门”等多渠道、多形式建立特殊、困难儿童帮扶促教长效机制。

牵头科室:基础教育科

责任单位:各县(区)教育(体育)局、直属学校(幼儿园)

完成时限:2021年8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二)“查短补齐”。紧扣全面脱贫摘帽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对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排查补齐基础教育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问题。

 1.排查学校规划布局短板。重点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幼儿园设置是否能够满足辖区适龄人口接受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进行排查。

 具体措施:持续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加强对农村学校(幼儿园)办学条件、设施设备的调研和排查,根据调研、排查结果,按照相关标准提出合理化的建设意见,补齐设备器材短板,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牵头科室:项目办

 责任单位:各县(区)教育(体育)局

 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2.排查学校师资短板。摸底排查农村学校、幼儿园师资情况,摸清底数,按编制测算,补足师资。

 具体措施:统筹兼顾学科、年龄结构、业务能力等综合因素,制定教师轮岗交流计划,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支教,用活事业编招聘政策,按计划补足补齐农村学校师资短板;制定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国培、区培等项目名额分配时向农村学校倾斜,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推动“互联网+教育”实施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牵头部门:师资建设科

 责任单位:各县(区)教育(体育)局、直属学校(幼儿园)

 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3.排查办学硬件设施短板。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标准,对农村学校硬件、办学条件进行细致摸底排查,根据排查结果有针对性补齐补足。

 具体措施:认真排查教学设施设备数量、质量及有效使用情况,尤其排查信息化教育设备的配置情况,以及校舍、水、电、暖管道、配置的安全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维修整改,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正常开展。

 牵头科室:规划财务科教育督导科

 落实单位:各县(区)教育(体育)局、直属校(幼儿园)

 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三、“四查四补”常态化工作方式

 各县(区)教育(体育)局、直属各学校(幼儿园)要切实履职尽责,建立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四查四补”常态化工作机制,结合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边查边改、边查边补、一体推进,不断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中卫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排查问题整改与巩固拓展成果相结合。各县(区)教育(体育)局、直属各学校(幼儿园)要把排查问题整改放在重要位置,举一反三、加大力度,统筹推进、分类施策,持续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脱贫地区教育全面振兴。

 (二)坚持自查自纠与领导包抓相结合。充分发挥各县(区)教育(体育)局主体作用,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全面落实领导包校、重点帮扶村、脱贫村、一般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工作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解决。

 (三)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各县(区)教育(体育)局、直属各学校(幼儿园)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早研判、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及时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一旦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精准帮扶,落实相关政策,把损失和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四)坚持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各县(区)教育(体育)局每年至少定期开展一次集中全面查补,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日常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相结合的常态化重点排查机制,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及时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动态新增问题,有效补齐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短板弱项。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区)教育(体育)局、各学校(幼儿园)要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有关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做好教育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的查补工作,切实履行各级主体责任,健全“四查四补”常态化工作机制,做好责任、政策、工作落实有效衔接,做到短板弱项全面排查,帮扶措施全面落实,薄弱环节全面整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二)落实“四个不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紧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优化调整帮扶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坚决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狠抓问题整改。各县(区)教育(体育)局、各学校(幼儿园)要将“四查四补”、国家反馈问题整改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问题排查统筹开展,并将以上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工作年终考核内容。要把所排查问题,进一步细化责任、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建立台账、办结销号,“两不愁三保障”动态新增问题必须限时动态清零,排查出的带有探索创新性质的问题,由责任单位逐步规范,涉及长远发展的问题要有阶段性成效。

 (四)建立长效机制。坚持目标导向,将“四查四补”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问题排查作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全面排查短板弱项,深刻剖析问题原因。坚持不懈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县(区)教育(体育)局、直属各学校(幼儿园)填写附件1、附件2并于每月22日前报市教育局邮箱zwsjyj@163.com。


附件:1.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四查四补”常态化问题排查整改统计表

      2.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四查四补”常态化问题排查整改台账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