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口岸和投资促进办公室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信息

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 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通途”

2021-07-01 来源:中卫日报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中卫至杭州、厦门、郑州航线航班开通,中卫至武汉旅游包机正式开通,中卫南至西安北高铁开通运营,西部陆海新通道宁夏首发班列在中卫开行……

近年来,我市抢抓“一带一路”“陆海新通道”和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等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建枢纽、畅通道,开班列、促贸易,搭平台、聚产业,着力打造“全国性铁路物流基地、丝路经济陆路交通物流枢纽、国内空中物流中转节点”,全力推进口岸物流、民航铁路、对外开放和投资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物流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生产与消费,涉及领域广、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没有高效便捷的口岸平台,就无法构筑低成本的内外贸商务环境,就不可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更不可能释放开放的活力。”市口岸和投资促进办公室主任李崇新说。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构建互联互通“大通道”

 中卫致力于打通“大动脉”、加密“毛细血管”,形成了以铁路、公路、航空为主,五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物流网络。

 4月28日,中卫南至西安北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伴随着清脆的汽笛声,首发列车平稳驶出中卫高铁南站,与风竞速、一路疾驰,奔向三秦大地。这标志着中卫全面融入全国高铁大网络,迈上加快发展新征程。

 动车“搭桥”,沙漠水城中卫“牵手”古都西安,拉近了两地的时空距离,让中卫群众坐火车出行有了更多选择。开通运行后,列车仅需4小时左右即可抵达,跑出了高铁的加速度,开启了中卫至西安直达动车组列车的新纪元,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快捷出行需求,也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目标,全力打造“全国性铁路物流基地”,发挥“连接西北与华北的第三大铁路交通枢纽、欧亚大陆桥的咽喉要道、古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全力支持铁路建设,包兰、宝中、太中银、干武4条铁路在此交会,迎水桥货运编组站已建成西北地区第三大编组站,中兰客专加速建设。

 为有效发挥中卫沙坡头机场带动作用,“在稳定北京、上海、西安等既有航线航班的基础上,今年先后开通中卫至郑州、厦门、杭州定期航班,成功开通至武汉、昆明、南昌旅游包机。目前直飞城市11个,中卫机场航班航线进一步优化。”中卫沙坡头机场总经理艾新维说,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开放低空空域试点,引进通用航空公司,开发搭乘飞艇、直升机空中游览黄河、沙漠、草原、跳伞腾格里等旅游项目,开发自驾飞机市场,引进飞机博物馆、航空教育基地、飞机拆解等项目,聚人流、带物流,发展低空产业,培育临港经济,将更好地服务我市对外开放、全域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并发挥了《中卫市航空货运补贴办法》撬动作用,建立了“0.5元发全国”快捷航空货运模式,让中卫鲜枸杞、牛奶等特色农副产品走得更快更远,今年已发送 362.27吨,同比增长124.09%。出台《中卫市旅游包机补贴措施》,今年以来,已开通中卫至武汉、昆明、南昌、沈阳旅游包机,执飞120架次,运送旅客17634人次。

 与此同时,“西气东输”三线及中贵线等9条管线横贯全境,惠及全国16个省市区近4亿人口;海外=青岛港=中卫、中卫=重庆=钦州港、霍尔果斯=中卫=武汉等国际国内公铁海多式联运机制初步建立;“渝新欧”、“义新欧”等国际班列常态化开行,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物流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构建对外开放基础支撑

 近年来,市口岸和投资促进办聚焦“6+9”重点工作,紧盯事关中卫长远发展的重大口岸物流项目,与兰州铁路局、西北民航局、自治区口岸办、西部机场集团等部门单位协调协作,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夯实了中卫物流枢纽的地位。

 目前,宁夏钢铁集团中卫热电铁路专用线项目土地预审已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复,初步设计已编制完成,其他支持性文件正在有序推进。华夏特钢铁路专用线于今年4月复工,正在开展场站道路和电器化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卫火车站改扩建项目预可研已编制完成、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初稿、用地等事宜正在加紧与兰州铁路局集团公司协商。中卫至乌力吉口岸铁路项目已纳入内蒙古及阿拉善盟“十四五”规划。迎水桥综合保税区控制性详规已通过市规委会研究。中国物流中卫物流园物流枢纽项目已报国家待审批。海原县联富汽车商贸物流园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海兴开发区物流中心项目仓储、零担中转分拨、物流信息大楼等已建成投运。沙坡头机场二期扩建项目总体规划已获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批复,并列入西北地区民航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天元锰业1000万吨保税仓已建成投用,3000万吨保税仓和5000万吨保税仓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投用。

积极融入双循环  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录入信息、点击发送、接收、打印……一番简单的操作,仅仅几分钟时间,宁夏紫光川庆化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中卫海关关员的指导下,在办公室里就轻松地打印出一份原产地证书。中卫海关关员肖媛霞告诉记者,自2019年7月中卫海关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中卫、固原和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心县的外贸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拿到原产地证书,大大缩短了时间,节省了人工和资金成本。

 中卫海关推行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审批服务和“12360”海关服务热线,实行7×24小时预约查验,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减少至46种,其中42种实现联网核查,出口产品从申报到放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以内,平均放行时间压缩了98%。同时,开通了供港澳鲜活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指导天元锰业、宁钢集团、紫光蛋氨酸、华润五丰海原公司等实现自营进口。

 今年1月至5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9.86亿元,同比增长60.9%;其中进口5.55亿元,增长110.99%;出口4.31亿元,增长23.25%。华润五丰出口供港活牛30批次1155头,货值约2644.92万元。

 结合企业需求和物流走向,中卫市先后与青岛、天津、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及二连浩特等口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协作协商机制,畅通了中卫东到青岛、天津,西到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南到钦州、防城港,北至二连浩特的物流贸易通道。组织举办了宁夏及毗邻地区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项目签约和推介会,市人民政府与自治区商务厅、市口岸和投资促进办与毗邻的阿拉善盟、乌海市、巴彦淖尔市、榆林市、白银市口岸(商务)部门,西部陆海新通道宁夏公司与相关物流企业共签署了3个层面15个战略合作协议,为宁夏及毗邻地区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享受沿途省市优惠政策,降低物流成本,节约运输时间提供了解决方案。

 今年5月11日,西部陆海新通道宁夏首发班列在中卫开行,打造了中卫-重庆-广西-东南亚等地、双向对开“一票制”“门到门”“门到港”的运作模式。与此同时,创新“互联网+传统实体产业+文化旅游+O2O跨境电商”模式,在中卫市旅游新镇设立新华丝路购 O2O 体验店,畅通了西北内陆与东南沿海省市的电商通道。

 不仅如此,我市通过引进宁夏嘉里互通国际物流公司,发挥中卫铁路物流枢纽组装快、用时短、成本低等优势,推进了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行。2016年以来,开行国际班列87列3907车,货重18.37万吨,货值14390万美元,口岸物流高质量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全面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物流中卫物流园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顺丰、德邦、韵达等16个快递品牌企业入驻中卫,布设网点100余个;天瑞、夏华、众力等企业全程冷链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现代物流配送基础逐步夯实。积极推进与中外运银川陆港有限公司、银河德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建发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硅铁、蛋氨酸等期货交割业务,入库硅铁期货22700吨、氨酸期货2550吨,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约2亿元。

 截至2020年年底,在建和投运物流园区11个,累计培育各类物流法人437家;重点培育星级物流企业9家。202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1.79亿元,同比增长4.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0%;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363公里,与上年持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66.27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6.5万辆,增长7.0%。沙坡头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22.22万人次,货邮量867.1吨,增长1.1倍。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46亿元,增长73.1%。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61亿元,增长39.6%。邮政业完成函件业务5.16万件,增长41.8%;快递业务量1015.04万件,增长1.06倍。

 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优势,中卫市积极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业深度融合,物流实体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元泰、盈度、明达物流公司取得自治区网络道路货运平台资质,整合车辆1.12万辆,在线运营车辆累计结算运费6亿余元,基本实现发布货源、在途运输、对账结算、适时调配等服务“一网统办”。同时实施了“全国百家骨干物流园‘互联互通’工程”,中卫综合物流园与全国骨干物流信息网络实现联网互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李崇新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抢抓“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等机遇,围绕把中卫打造成“打造中欧货物分拨中心、全国性铁路物流基地、丝路经济陆路交通物流枢纽、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国内空中物流中转节点”目标,培育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较高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成为带动中卫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如今的中卫大地上,商贾云集、货畅其流、通达全球……口岸平台建设的大力推进,使中卫开放型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高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