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滚滚,金穗飘香,我市夏粮工作收购正如火如荼,各收购主体“早开门、晚收秤”,前来售粮农民络绎不绝。截至7月12日,全市14个夏粮收购点累计收购本地小麦4963吨,比昨天增加1975吨,我市夏粮收购进入高峰期。
和去年同期相比,夏粮收购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进度快。我市夏粮种植主体以粮食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为主,种植规模较大,占全市夏粮种植面积80%左右,受储存条件等因素影响,小麦收割晾晒后急于销售。加之,今年夏粮较往年早收割5天左右,收购进度同步提前。截至目前,各类主体累计收购本地小麦4963吨,同比增加2463吨,增长98%。二是市场活。夏粮上市以来,各类市场主体积极采购新麦,辖区粮食贸易企业主动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寻求合作,开展市场化收购,市场活跃度高,种粮农民售粮意愿较强,呈现购销两旺。三是价格稳。受大环境影响,今年夏粮收购价格同比下降0.25元/斤左右,但价格较为稳定,夏粮开秤收购以来,根据不同质量等级民营企业收购价在1.23—1.26元/斤,中宁县原粮储备基地订单小麦价格在1.30—1.32元/斤,均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1.18元/斤。
我局把夏粮收购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工作来抓,局党组班子分片区深入夏粮收购点一线,了解情况、倾听民意、宣传政策、化解问题,确保夏粮收购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密切关注夏粮收购市场形势,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协调中央储备粮中宁直属库收购本地小麦5500吨,中卫市地方储备粮公司收购本地小麦1700余吨,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社会责任担当、市场引领作用;动员辖区粮食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敞开收购,应收尽收,发挥收购主渠道作用,形成了国有粮食企业与民营企业互相补充、共同参与的收购局面,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