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信息

中卫市以“四个聚焦”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2025-03-26 来源:中卫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近年来,中卫市在粮食产业发展方面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以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聚焦仓储设施、粮食品质、粮机装备、应急基础建设,以“小步快跑”方式推进粮食产业发展,“十四五”期间,全市实施优质粮食工程25个,总投资2.1亿元,粮食产业发展展现新气象,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聚焦绿色仓储建设,促进储存环节减损。紧扣绿色、生态、环保、节能要求,开展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积极推进粮仓建设和仓储信息化管理。实施应急粮食储备库建设项目,全市新增准低温粮仓1万吨,购置输送机、清粮机等配套粮食装卸装备,清理净粮能力从每小时30吨增加到每小时60吨。实施低温冷冻库项目建设,新增冷冻库625吨,为军队供应探索开展主副食一体化运营奠定基础。升级改造智慧粮库监管平台,市、县级政府储备已全部实现智能化监管,覆盖率达100%,能实时在线监测地方储备粮温变化情况,检测粮食储存损失损耗,有利于准确高效分析粮情,强化仓储管理,减少损失浪费。近5年来,全市粮食仓容从22.8万吨增加到30.6万吨,仓储设施条件大幅度提升,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降低了0.5%。

二是聚焦粮食品质提升,促进优质粮油供给。打好“特”“优”牌,做好小杂粮产业,立足资源禀赋,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积极推广小杂粮种植,每亩补贴200元,按照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价格优、品质优“五优”标准,推进谷子、糜子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打造推介海原富硒小米、黄米、荞麦等产品,目前,海原小米已通过600多个华润万家超市逐步打开市场、走向全国。加大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设,为解决小麦产不足需、优质稻谷供应不足等结构性矛盾,我市积极探索实行“粮食种植面积与交售量相结合”的补助方式,即向宁夏粮食集团每亩交售优质小麦260公斤,补贴390元,优质稻谷400公斤,补贴资金100元。近四年来,企业共收购基地订单粮食4.86万吨,涉及粮食种植面积16.8万亩,向种粮农民补贴资金近5000万元,既提高了粮食品种品质又增加了种粮农民收入,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市小麦产量从1.86万吨增加到3.79万吨,增幅103.7%。

三是聚焦粮机装备升级,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大力支持粮油加工企业生产线升级改造,培育壮大粮食龙头加工企业,近三年来,总投资1877万元,其中财政支持近300万元。支持银丰米业、鑫雪丰、东华粮油实施优质稻谷加工技术升级改造,企业年加工稻谷能力由6万吨增加到10万吨,稻谷出米率增加2个百分点,大米加工能力和加工品质大幅提高,2024年全市大米生产量同比增加8.4%。支持海原县瑞丰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改造自动化全旋流淀粉生产线,产能由2万吨增加到2.5万吨,每吨马铃薯淀粉提取量较以前提高了33.3%,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是聚焦应急基础建设,促进应急能力提升。支持应急企业建设大米全自动真空包装生产线,购置运输车和叉车等物流设施,企业日配送能力翻了一番,银丰米业被列为自治区粮食应急配送企业。增加储备规模,全市应急成品粮油储备规模从10天供应量增加到15天,成品粮补贴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每吨每年增加100元,充分调动储备企业积极性,夯实保障基础。抓好应急网络建设,举办全市粮食应急实战演练,全市落实粮食应急企业121家,市、县(区)粮食物资局分别与应急供应网点、加工企业、运输单位等企业签订粮食应急保障协议,落实工作责任,颁发应急牌子,实行挂牌经营。支持市级粮油质量检验监测能力提升,对岛津气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维护改造,购置了电导率仪和超级微波消解系统,进一步提升粮油质量检验效率。每年25万元粮油质量检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开展新收获粮食、政策性粮食质量监测提供有力资金支持。2024年市粮油质量检验中心被国家局评为首批国家粮油标准检测机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