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对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63号提案的答复
卫旅游文广发〔2021〕136号民进中卫市委员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孵化中卫市“黄河”文化IP,促进旅游深度融合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建议共提出具体建议5条,由我单位负责办理的5条,目前已全部办理,具体情况如下:
第1条建议办理情况:深挖内涵,打造精品,助力黄河文化传承传播弘扬。一是加强产品研发,扶持在各景点销售。对我市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进行挖掘整理,组织民间艺人对剪纸、刺绣、泥塑、沙雕、黄河奇石、黄河水车等手工艺品进行创作,提升并融入现代元素。发展宁夏微元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宁夏江南好枸杞产业集团等4家文创旅游商品研发基地,支持沙坡头产业集团组建了宁夏丝路艺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开发出沙画、大漠风情系列桌灯、驼绒画、滩羊绒画、沙雕、黄河石刻等50余种文创旅游商品,在区内、国内的旅游商品大赛中多次获奖。策划举办了两届文创旅游商品大赛,培育研发了水车香道、中卫沙画、特色剪纸、沙雕、西夏瓷等蕴含黄河文化的文旅商品。二是创排时代精品,投资1.6亿元建设的国内首台大型魔幻情景体验剧《沙坡头盛典》以黄河文化、沙文化为主题,自公演以来收到了社会各界及八方游客的一致好评。2018年全程在中卫拍摄的中国首部防沙治沙题材电视剧《拿什么奉献给你》在各大卫视地面电视台播出。中卫市歌舞团基于我市黄河文化、大漠文化、丝路文化创排的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花儿歌舞剧三部曲》在全区进行了巡演,《好花儿配上圆月亮》《击板起舞》等优秀作品多次代表宁夏到国内外进行交流演出。今年以来,围绕我市黄河文化打造的道情小戏《金沙梦》已进入排练阶段,计划于下半年首演并在全区范围内巡演。
第2条建议办理情况: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塑造黄河文化彰显区地方形象。我市积极探索创新“文旅+X”模式,推动文化旅游真融合、巧融合,城市形象得到显著提升。“文旅+节事”,依托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成功打造了大漠黄河国际文化旅游节、黄河数字音乐节、黄河诗会、星空朗读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节事、赛事活动。“文旅+乡村”,对香山乡南长滩村、迎水镇北长滩村古村落和古民居进行保护整治与开发利用,并打造了“黄河梨花节”品牌,两个村落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文旅+研学”,指导景区、企业等结合自身特色和市场需求,相继推出了麦草方格治沙、伟大探险夏令营、沙漠徒步挑战、沙画体验、非遗制陶等富有特色的黄河文化研学产品。“文旅+生态”,寺口子对景区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以及各类植被进行精心保护,于202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腾格里湿地公园沙水相依,形成了沙中有绿、绿中有水、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生态绿洲特色景观;南华山自然风景区经过20多年的植树造林与管护,形成了100万亩的水源涵养与生态优美的景区。“文旅+扶贫”,积极发挥童家园子毗邻沙坡头景区优势,重点实施了童家园子提质改造工程和驼铃声声乡村旅游客栈项目,又先后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和鸣沙村、鸣钟村、下河沿村、永新村等旅游扶贫开发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269家,其中,星级农家乐38家。
第3条建议办理情况:多方联动,项目赋能,推进重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设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重要举措,必须汇四方之智、聚八方之力。我市以项目谋划为抓手,文旅、财政、发改、土地、交通、自然资源等部门多方联动、同频共振,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146座;实施了沙坡头、黄河宫、中宁天湖等沿黄景区提质扩容项目建设;建成了沙坡头旅游新镇、中卫市光伏产业园生态主题观光旅游园、沙坡头娱岛文旅小镇、丝路沙坡头南岸半岛黄河·宿集;打造了星星酒店、仰望星空剧场、黄河3D玻璃栈桥、火车旅馆、沙漠帐篷星辰酒店等休闲度假产品。共谋划黄河流域中卫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93.8亿元,2020年完成投资5.46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5.8亿元。
第4条建议办理情况:找准定位,规划引领,推动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卫市委、市政府将文化和旅游产业列入中卫六大产业,将2021年作为中卫康养产业发展元年,先后编制了《中卫市“一带两廊”文化旅游专项规划》《中卫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卫市旅游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中卫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卫沙疗地方标准》《中卫市黄河文化遗产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等30多个规划和方案,成立了“两县一区”调查队,对全市黄河文化遗产数量分布、保存和管理等情况摸清了底数,为科学评价我市黄河文化遗产资源价值、促进黄河文化遗产资源的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讲好“中卫黄河文化故事”奠定了基础。
第5条建议办理情况:深化融合、优化利用、强化创新上下功夫,切实推动黄河中卫段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利用。一是细化载体。以建设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依托,以项目申报、实施为抓手,打好“黄河”“长城”组合牌,进一步讲好“黄河故事”“长城故事”;加快市博物馆布展、市区文化创意雕塑建设步伐;鼓励企业、景区打造黄河文化展示馆;扶持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开展传承活动,支持微元素、大麦地文化产业园等相关企业推进黄河文化非遗衍生品开发,继续培育黄河文创产品研发基地,激发企业创新热情。二是深化融合。积极推进大麦地岩画、一碗泉遗址、高庙、鼓楼等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做好剪纸、刺绣、花儿、沙画、烙画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积极研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花儿”“枸杞”品牌,推动“花儿进景区”“枸杞歌谣进景区”,让游客感受到我市独特的文化魅力;进一步扶持《金沙梦》《丝路驿站》等剧目的创排工作,促进沿黄文化旅游精品的不断涌现。三是优化利用。依托黄河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完善以“星星的故乡”为主题的星空旅游业态,以精品民宿为主的特色休闲度假业态,以研学为目的的研学旅游业态,以枸杞养生、沙疗等为特色的康养旅游业态,以沙漠休闲体育运动为主的沙漠体育健身业态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演艺业态等六大特色文旅产业业态,寓黄河文化于产业发展之中。四是强化创新。进一步创新形式内容,办好“国家自然与遗产日”宣传展示、黄河流域非遗讲解大赛(创意大赛)、大漠黄河国际文化旅游节、黄河数字音乐节、黄河诗会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和特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展示中卫城市形象,打造好中卫文旅宣传栏目,擦亮文化底色、打造文旅名片。
联系单位: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对外交流与合作科
联系电话:0955-7014643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
2021年8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