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20/2024-00086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
责任部门:
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4年10月08日
标  题:
关于对中卫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中卫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7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中卫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激活我市乡村文化振兴引擎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建议共提出具体建议4条,由我单位负责办理的4条,目前已办结4条,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关于“乡村文化品牌培育不够”的建议

办理情况:我市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紧抓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战略机遇,深挖乡村文化内涵,准确定位了乡镇特色产业,先后制定了《中卫市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中卫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政策文件,对沙坡头区迎水桥镇、中宁县余丁乡、海原县关桥乡等特色乡镇进行统筹规划,持续打造融合乡村文化的“专、精、特”旅游项目。

二、关于“乡村文化专业人才匮乏”的建议

办理情况:近年来,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积极申报“文化旅游人才载体建设项目”,获批“2022年市本级特色人才项目支持资金”30万元,并向相关文旅企业划拨16万元。“金牌导游工作站”已完成组建工作,开展了培训、直播、大赛指导及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了华宝枸杞、漠贝酒庄等融合发展景区,森沃农业、普天瑞农、禹尧庄园等农业采摘园区,举办了大漠黄河国际文化旅游节、沙坡头区乡村美食节、南北长滩梨花节、冰雪嘉年华等活动,通过阵地和活动载体,为广大旅游人才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同时,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队伍,依托市、县区文化馆,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10余次,提升基层群众公共文化生活水平。

三、关于“农文旅融合程度较低”的建议

办理情况: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春节系列活动等主题活动,大力开展“非遗进景区”公益演出,重启了《沙坡头盛典》等精品文艺实景演出。沙坡头景区挖掘黄河文化,编排了《遇见沙坡头》等文艺精品,中宁县黄羊古落引入国家级非遗黄羊钱鞭和蒿子面,海原县立足区域文化,打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中卫市每年都组织部分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加景区举办的龙舟争霸赛等活动非遗作品展;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第三届宁夏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介活动,在鸣钟村设立刺绣、铁艺制作技艺、手工地毯制作技艺、杜氏擀毡等1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展位进行展示展览,提高了本地特色文化的影响力;探索形成了“非遗+景区”的结合方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潮”起来。

四、关于“宣传力度有待提高”的建议

办理情况:依托节庆活动,举办在景区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及非遗传承人展示展览活动,“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期间,在“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南长滩村举办“醉美南长滩 共赴梨花约”中国民歌“花儿”大会暨中卫市第十八届南北长滩黄河梨花节,活动期间,在中卫市文化广场设置分会场,来自全国各地15支“花儿”(民乐)知名歌手、传承人自南长滩梨园启声,至中卫市文化广场和鸣,歌声穿越岁月的长河,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此次中国民歌“花儿”大会,以节庆搭台、非遗唱戏为主线,花“花”联姻,丰富“黄河梨花节”节庆品牌内涵,为市民游客送上“对味儿”的文旅大餐。同时,迎水桥镇牛滩村建立拾筑非遗·中卫建筑彩绘体验馆,着重展示中卫建筑彩绘、剪纸等作品,长期开展各类非遗研学活动,让乡村文化价值转化为旅游价值。


联系人:王岚  联系电话:0955-7022186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          

2024年10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