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6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王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民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提案共提出具体建议4条,由我单位负责办理的4条,目前已办结4条。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高标准规划,明确市场定位与品牌打造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引领。中卫市民宿产业发展纳入《中卫市文化和旅游“十五五”发展规划》,科学评估承载能力,基于生态环境容量、基础设施配套、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全市适宜发展民宿的区域进行科学评估与分级。合理控制总量与布局,明确不同区域民宿发展的总量上限和空间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开发,重点引导向沙坡头区核心景区周边、黄河沿线特色村落等资源禀赋优越、交通便利的区域集聚。划定发展红线,严格保护生态敏感区、永久基本农田、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区域。二是明确市场定位与发展导向。根据不同客源群体的需求与偏好,对民宿市场进行细分,打造差异化的民宿产品。针对高端度假人群,打造豪华型民宿,提供私人管家、专属旅游线路定制、高端康养服务等;针对亲子家庭人群,设计亲子主题民宿,配备儿童游乐区、亲子互动空间,推出枸杞科普亲子课程、黄河文化手工制作等活动;针对年轻背包客和学生群体,推出价格实惠、充满创意的青年旅社式民宿,提供共享空间、旅游攻略咨询等服务,避免同质化竞争。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始终,鼓励民宿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雨水收集、污水处理等绿色技术,推广生态建筑和低碳运营模式,引导民宿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三是聚焦品牌塑造与集群发展。打造中卫民宿品牌,以“诗画中卫・民宿之约”为主题,创新推出 “坡好眠”品质住宿认证体系,引导乡村民宿对标开展服务优化与升级行动。对符合标准的民宿授予 “坡好眠” 标识 ,提升中卫民宿整体品牌形象。积极培育地域特色鲜明的民宿品牌,如黄河宿集的“大乐之野”“飞茑集”等,通过品牌示范效应,带动全市民宿品牌化发展。推动特色民宿集群建设,在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引导民宿差异化、主题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民宿集群(如沙漠星空民宿集群、黄河风情民宿集群、葡萄酒庄民宿集群、乡村文创民宿集群等)。完善集群内公共基础设施(道路、标识、停车场、污水处理、景观绿化等)和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咨询、预订、培训、营销等)。鼓励集群内民宿业主成立协会或联盟,加强自律、交流协作、联合营销,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合力。引导业态融合与创新,鼓励民宿与景区、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特色农业(枸杞、硒砂瓜、葡萄酒)、研学教育、康养健身等业态深度融合,开发“民宿+”复合型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支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民宿管理效率和服务体验(智能入住、智能家居、线上营销等)。四是加大政策扶持与指导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在政策支持方面,出台了“坡好+”全域旅游扶持政策,制定《沙坡头区2025年全域旅游“坡好+”全行业提标扩容创优扶持方案》,投入真金白银,从资金、场地、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给予民宿企业支持,为民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从支持住宿业服务品质提升、民宿品牌化发展,到鼓励等级旅游民宿评定,全方位助力民宿产业升级 。对评定的“坡好眠”品牌酒店、民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2万元、5万元;对新评定的国家甲乙级旅游民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8万元;对于全国知名品牌民宿经营主体在沙坡头区新打造的连锁品牌或在地品牌民宿项目,投资额达1千万-2千万的,给予一次性补助10万元,投资额达2千万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20万元;对旅游协会常态化开展乡村旅游(民宿)服务质量提升专题培训给予奖补。
二、高品质经营,提高经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一是强化行业规范与等级评定复核。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GB/T 41648-2022)实施工作导则>的通知》(办市场发[2023]9号)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甲乙级旅游民宿申报和复核工作的通知》,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甲级、乙级旅游民宿评定复核,自治区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丙级评定复核。我们积极组织申报,已向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推荐携程度假农庄(宁夏中宁黄羊古落联营店)为国家甲级民宿 ,同步开展复核工作,保障民宿行业良性发展。二是提升服务质量与人员素质。开展民宿管家职业化培训,设置民宿管家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运营管理、文化特色与体验设计、数字化工具应用五大模块,邀请民宿领域知名专家开展,吸引50名农文旅从业者、民宿管理者及乡村新型空间主理人等参加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在品质监管上,创新推出 “坡好眠” 品质住宿认证体系,从硬件配置、服务流程到安全管理建立量化指标,积极推行行业服务“可测量、可评价、可复制”,通过“标杆引领、动态评级”机制,以品牌示范效应培育一批精品民宿,带动全市住宿业服务品质整体跃升。三是推动数字化赋能与智慧化升级。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开展民宿数字化运营专项培训,普及在线营销、数据分析、社交媒体运营(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知识和技能。打造智慧民宿场景,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民宿(特别是中高端、精品民宿)进行智慧化改造升级,智能入住、智能客房、智慧安防、智慧服务。构建智慧服务生态,鼓励民宿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发特色体验的线上预售或套餐组合。
三、高效益发展,深化产业融合与价值挖掘
一是深化产业融合,拓展“民宿+”价值链。积极推动民宿与周边景区景点、农业、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出“民宿+景区”,游客入住民宿可享受周边景区门票优惠,吸引更多游客入住民宿;打造“民宿+特色农业”融合体。产品融合,支持民宿设立“中卫特产展示销售区”(枸杞、硒砂瓜、牛羊肉、葡萄酒等),开发特色农产品伴手礼、早餐/下午茶套餐。鼓励民宿与周边农场、合作社合作,推出“住民宿,享采摘/农事体验”(如枸杞采摘、硒砂瓜认养)套餐。场景融合,鼓励在民宿设计、装饰、餐饮中融入本地农业元素(如枸杞主题房、葡萄酒品鉴吧),营造沉浸式乡村氛围。支持利用民宿闲置空间发展微型CSA(社区支持农业)或认养农业。深化“民宿+在地文化”体验。非遗活化,联动非遗传承人,在民宿内或集群周边定期组织小型非遗展示、体验活动(如剪纸、羊皮筏子模型制作、回族花儿欣赏/学唱)。开发包含非遗体验的民宿文化套餐。文化空间,引导民宿设置“中卫文化角”,提供本地历史、民俗、地理书籍、影音资料。鼓励有条件的民宿改造或利用公共空间,打造微型乡村书房、艺术展厅、手作工坊。节庆联动,将民宿纳入本地重要节庆活动(如沙坡头音乐节、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的接待点和体验点,设计节庆专属民宿套餐。创新“民宿+生态旅游”产品。主题线路,设计以民宿为起止点或中转站的“沙漠星空观测”、“黄河古村探秘”、“长城徒步”、“葡萄酒庄之旅”等主题微度假线路,整合周边景区、特色村落资源。活动策划,支持民宿开发或合作提供特色活动服务,如沙漠徒步/露营指导、星空摄影教学、黄河边瑜伽/冥想、长城研学讲解等。打造“民宿即目的地”的深度体验。健康养生,依托沙疗、枸杞药膳等资源,开发“民宿+康养”产品,吸引特定客群。二是构建协同平台,汇聚发展合力。建立“政企村金”协同机制,牵头建立“中卫市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包括旅文体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金融监管、自然资源、住建、乡镇政府、重点企业、村集体组织、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定期召开会议,统筹规划、协调资源、解决问题。搭建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平台,集中发布民宿资源、农产品信息、文化活动、旅游线路、金融产品、政策法规、供需对接信息。组织年度“中卫民宿产业资源对接会”,邀请民宿业主、农产品供应商、旅行社、文化机构、金融机构、设计公司、科技企业等参与,促成项目合作。三是强化金融赋能,破解融资瓶颈。对符合规划、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管理规范的项目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引导本地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针对民宿特点开发专属信贷产品:如“民宿贷”“乡村振兴贷”(额度适度提高、期限延长、担保方式灵活,可探索信用贷、经营权抵押、未来收益权质押等)。组织金融机构定期为民宿业主开展融资政策解读、信贷产品介绍、财务规范辅导。四是培育“民宿+”新业态,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模式创新与场景营造。“民宿+研学”支持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发面向青少年的沙漠生态、黄河文化、农耕体验、星空科普等主题研学课程,将民宿打造成研学基地。“民宿+文创”鼓励民宿引入本地设计师、手工艺人,开发具有中卫特色的民宿文创产品,或成为文创产品的展示销售窗口。“民宿+艺术”吸引艺术家驻留,举办小型艺术展览、工作坊、音乐会,提升民宿文化调性。“民宿+健康”结合枸杞、沙疗等资源,发展养生膳食、健康管理、轻运动等主题民宿。民宿+社群/活动,支持民宿举办主题沙龙、小型会议、团建活动、婚礼庆典等,拓展非住宿收入。打造示范性“民宿+”综合体/集群,在基础条件好、资源禀赋优的区域打造高品质住宿、特色餐饮、文化体验、农事活动、休闲娱乐、购物消费于一体的“民宿+”微度假目的地或产业融合示范集群,树立标杆,总结经验推广。
四、高水平保障,完善基础设施与加强行业监管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与标识系统,积极推动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加大对通往民宿集中区域道路的投入。目前,已实现主要景区与民宿集聚区道路的畅通,如通往黄河・宿集、沙坡鸣钟田园综合体等区域的道路状况良好,且设置了清晰醒目的交通标识牌,方便游客自驾前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在民宿集聚区,逐步完善水电、通信、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黄河・宿集周边配备了充足的停车位,并建设了高标准的公共厕所,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加强智慧旅游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民宿智慧化发展,支持民宿接入在线旅游平台,实现线上预订、支付等功能。部分高端民宿如南岸民宿、西坡民宿等,已配备智能客房设施,游客可通过手机控制房间设备。二是强化多部门联合监管。文旅局联合市场监管、消防、卫健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不定期联动机制,针对民宿领域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检查,形成专业互补、全域覆盖的监管合力。检查工作紧扣安全生产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实施精准化排查:消防部门以 “隐患即事故” 为原则,严格核查消防设施配备的完备性与有效性、疏散通道的通畅性、电气线路敷设的规范性,坚决杜绝消防安全盲区;市场监管部门聚焦食品全链条安全与经营行为合规性,细致查验食品采购台账的完整性、餐具消毒记录的规范性、价格公示的透明性,筑牢食品安全与市场秩序双重防线;卫健部门则围绕公共卫生核心指标,对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流程、客房卫生达标状况等进行全方位抽检,守护游客健康权益。作为联合检查的牵头单位,文旅局全程统筹协调检查节奏,同步重点督导民宿安全管理制度的系统化建立与刚性执行、应急演练的常态化开展、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实效化落地等行业监管核心内容,确保安全管理体系闭环运行。检查结束后,各部门汇总形成统一的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标准、责任主体与时限要求。文旅局将牵头建立“台账式管理、销号制落实”机制,通过定期复查、动态跟踪,确保隐患整改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拒不整改的民宿,将依法启动多部门联合惩戒程序,采取包括暂停经营、吊销相关证照在内的严厉措施,并及时通过官方平台公示处理结果,以典型案例强化行业警示效应,持续拧紧民宿安全生产“总开关”。三是发挥协会作用。聚焦民宿行业发展要求,以民宿协会为重要载体,推动其在规范行业运营、凝聚发展合力服务产业升级等方面精准发力,市级民宿行业协会为中卫市民宿业的规范发展进行研究,举办民宿服务人员培训班,帮助民宿业主理解政策、用好政策,让协会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核心的桥梁纽带作用。
联系人及电话:邵莉莉 0955-7011800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
2025年9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宁公网安备6405020200008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