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000014349640501020/2025-00120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
责任部门:
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5年09月28日
标  题: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95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95号提案的答复

赵建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文旅创意商品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提案共提出具体建议4条,由我单位负责办理的4条,目前已办结4条,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组织保障,筑牢文旅产业发展硬支撑

(一)政策扶持,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文化和旅游创意商品是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附加值、传播地域文化、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立足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旅创意商品产业,不断推出具有中卫特色的文旅创意商品,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先后制定出台《中卫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卫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中卫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文旅创意商品产业纳入《中卫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文旅创意商品开发,培育一批具有中卫特色的文旅创意商品品牌,推动文旅创意商品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编制了《沙坡头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沙坡头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建设方案》《沙坡头区乡村旅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方案》等,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挖掘内涵,融合文旅产品新资源。中卫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我们积极组织文化专家、学者深入挖掘这些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到文创商品的设计中。黄河古瓷作为中卫的特色文化产业,以黄河沉积泥为原材料,融合了西夏瓷的粗狂与中原瓷的典雅,每一道纹路都流淌着母亲河的朴实与深沉。目前,当地已恢复古法烧制技艺的12类器型中,茶具、文房用品等创意商品年产量逾万件。此外,还深入挖掘中卫的非遗文化,中卫建筑彩绘、黄羊钱鞭、手工滩羊地毯制作技艺、蒿子面制作技艺、羊皮筏子制作技艺、剪纸、刺绣等,将这些非遗元素融入到文化和旅游创意商品产业发展中,打造出具有中卫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阳光大麦地文化产业园将非遗技艺创意产品化应用达100余项,成为集文化旅游创意商品、非遗文化、地域文化于一体的标志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沙石画制作技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了“宁夏沙画”“塞上石艺”“文创宁夏”等多个系列创意商品,实现了非遗项目与本地特色文化、地方民俗风情的有机融合。

二、融合发展,激活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加强创意设计,推进乡村文旅产品发展。为推进乡村文旅创意商品产业发展,积极鼓励本地文旅创意企业与高校、设计机构合作,引入专业设计人才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努力实施“文创+”及文旅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广泛征集优秀的创意作品,激发全社会的创意热情。组织开展了“中卫市文创旅游产品设计大赛”,通过对中卫文创产品的设计、IP形象的挖掘、衍生产品的深化,打造出具有文旅价值与实用功能、创意设计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创意设计作品。活动共征集报名参赛选手39名(组),设计作品百余件,这些作品充分挖掘了中卫文旅资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中卫文旅创意商品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二)加强资源整合,不断丰富文创产品的种类。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群体购物体验,开发了工艺品、纪念品、日用品、食品等多个领域。在工艺品方面,有黄河瓷器、黄河石雕、剪纸、刺绣、沙石画、烙画等;在纪念品方面,有钥匙扣、书签、明信片、徽章等;在日用品方面,有文具、服饰、家居用品等;在食品方面,有枸杞、硒砂瓜、蒿子面等特色农产品加工而成的食品。中卫市博物馆设置了文创作品展示售卖区,展销的文创产品包括以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原型设计的工艺品、纪念品,以及融入中卫文化元素的日用品等;中宁华宝枸杞健康体验馆推出了枸杞膏、枸杞酒、枸杞果脯等多种以枸杞为原料的文创食品,既满足了大众对美食的需求,又传播了中卫的枸杞文化。

三、旅游“加持”,增植乡村特色产业新引擎

(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新质生产力。实施“乡村+文创”“农业+文创”等农产品与文创产品组合模式,推动乡村旅游振兴;辐射打造3A级以上景区8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体161个,三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达到38家,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3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宁夏特色旅游村5个,推动黄河宿集、星星酒店、沙漠宿集、钻石酒店、沙坡鸣钟田园综合体等一批精品文旅融合新业态和重点项目,打造东先生民宿、漠溪谷地、日出旅馆、北漠民宿等新型乡村旅游转型主体28家,扶持发展沙漠治沙观星游学、何滩村非遗流水席、长流水亲子研学、镇罗休闲农耕游、金蛙传奇穿越之路等一批特色产品,实现特色旅游点位和消费产品焕新升级、多点开花。

(二)非遗“助力”,培育文遗产业新动力。将文以载道赋予时代新内涵,着力打通从文化到产业的转化通道,做到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以文化经,推动保护一批遗产、培育一批品牌、带动一地产业、富裕一方百姓。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常乐镇数字化非遗展馆、牛滩村拾筑非遗·中卫建筑彩绘体验馆等效能提升项目,创新打造沙坡鸣钟乡村文化街区、星郅木工坊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0个,新评选何滩流水席工坊等非遗工坊10个,培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国家第一批乡村工匠1名、自治区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4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量达到87项、人才数量达168人。引入谷堆乡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在地文化融入大漠味集·向阳街区改造提升计划,创新打造音乐露台、沉浸式演绎及中卫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中心。大力实施文创及旅游商品出圈计划,开发非遗文创旅游商品50余种,辖区文化产业企业达40个,年营业额达3000余万元。建成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4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4个,中旅(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有限公司荣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宁夏中卫市滩羊地毯有限公司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同时入选2023-202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名单,促进“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新动能”。挖掘拍摄系列非遗短片35个,举办参与“我是家乡带货王”“我在沙坡头带好货非遗专场”等文创产品直播,造就非遗扁豆子面、宁夏仿古瓷、黄河瓷等多个直播间“爆品”,让新媒体助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文旅联姻,培植多元化营销体系

(一)拓宽维度,激活非遗市场。一是积极推动文旅创意商品企业与景区合作,根据景区特色和定位,开发大漠风情系列桌灯、驼绒画、滩羊绒画等文旅创意产品;黄河宿集结合黄河文化和乡村民宿特色,开发了黄河陶印、黄河古瓷等文创产品,受到了各地游客的广泛喜爱。二是在沙坡头景区、金沙海度假区、腾格里金沙岛、黄河宿集等景区设置了文旅创意商品产品销售点,展销各类具有中卫特色的文创产品。沙坡头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非遗文创产品展销区,展示和销售剪纸、刺绣、泥哇呜、沙石画、烙画等非遗文创产品;黄羊古落景区打造了非遗体验馆,游客在体验非遗项目的同时,还可以购买相关的文创产品;黄河宿集民宿设置了非遗市集,星空在野民宿开设了沙石画研学体验馆课程,并在馆内销售沙石画文创产品,让游客在游玩、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地购买到心仪的文创产品。三是鼓励文创企业与旅行社合作,将文创产品纳入旅游线路的行程安排中,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购买到文创产品;与酒店合作,在沙坡头景区星星酒店等设置文创产品展示销售点,为入住酒店的客人提供购买文创产品的便利;与商场合作,开设中卫文旅创意商品产品专区,集中展示和销售中卫特色文旅创意产品。通过与各方的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拓宽了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

(二)科技赋能,实现景文双赢。为提高中卫文创品牌的知名度,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品牌宣传。一是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在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上开设专题报道、广告等,宣传中卫文旅创意商品产品和品牌;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短视频、图文等宣传内容,吸引更多的关注。二是参加各类文旅创意商品产品展会、推介会等活动,展示中卫文旅创意商品产品和品牌形象。组织文创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展会,在展会上设置中卫文创专区,展示和销售中卫特色文创产品,提升中卫文创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举办“黄河手造节”“非遗进景区”等活动,通过活动的举办,宣传中卫文创品牌,吸引游客参与体验,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总之,加快推进我市文旅创意商品产品发展和推进文创产品进景区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以此次提案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举措,推动我市文旅创意商品产品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为中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联系人及电话:王红  0955-7022186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           

2025年9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