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结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现就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一)“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落实情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一号文件”精神和《2022年全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局共组织文艺人才(宣讲员)1656人次,深入乡村开展“送戏下乡”宣传教育活动46场次,参加活动人数达11860人次。同时,利用“中卫文旅”“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制作并宣传发布了相关视频20条次。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先后指导县(区)举办了中宁枸杞文化旅游节、海原乡村旅游节。整合两县一区乡村旅游资源,推出大力挖掘我市文化旅游资源,推出了瀚海大漠追星游、寻根黄河体验游、休闲度假康养游、红色教育研学游、城市观光打卡游、绿色生态自驾游、乡村古道体验游、工业发展研学游8条旅游线路和黄河古村休闲度假游、绿色生态自驾游、黄河生态亲子研学游、乡村古道体验游、历史文化观光游、工业发展研学游6条乡村旅游线路,其中:黄河古村休闲赏花游、中宁枸杞采摘研学游、中卫乡村古道赏秋探秘游3条线路入选文旅部“乡村旅游四季好风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荐迎水桥镇、关桥村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鸣钟村、创业村、方堡村为宁夏特色旅游村。指导协调丰安屯景区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黄羊古落、漠贝酒庄成功创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二是巩固提升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建设。引入浙江华正文旅实施中卫丝路沙坡头南岸黄河·宿集项目,复原了大湾村民宿、民俗,打造乡村民宿集群;对历史文化名村南长滩村进行了改造提升,实施了北长滩古村落开发。同时,积极做好传统村落内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安排专管员做好明长城、岩画、清代民居等不可移动文物的日常巡查;配合做好黑山峡库区淹没影响区文物调查工作;健全完善传统村落周边各类不可移动文物档案资料。
三是持续丰富农村文化供给。印发了《关于扎实开展2022年度“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的通知》《关于开展2022年度“文化大篷车”基层文艺演出的通知》《关于开展2022年“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百姓大舞台广场文艺演出活动的通知》,截至9月底,共完成“送戏下乡”140场次、“文化大篷车”620场次、广场文艺演出108场次,有力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创排了中卫道情小戏《金沙梦》,深入农村巡演55场次。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加快推进旅游厕所建设。以乡村旅游示范村(点)为重点,在何滩村、丰安屯、黄羊古落、“茨乡里”等乡村旅游点新建旅游厕所22座,对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保证了全市旅游厕所建设的合理布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厕所管理试行办法》进行厕所的建设、管理和评定,建立健全了全市厕所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制度,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厕所服务质量和管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测评,对不规范、服务质量不达标的厕所责令整改。
二是大力开展农村“三线整治”工作。持续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建设,深入实施智慧广电建设工程,不断夯实乡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广播电视网络覆盖沙坡头区9个乡镇。经常性指导广电网络公司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线路进行巡查和维护,保障农村地区广电基础设施运行。
(四)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落实情况
一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要措施,坚持走“一乡一品、一村一景”特色之路,培育乡村“专、精、特”旅游项目,做强做优乡村旅游。沙坡头村、鸣沙村、何滩村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沙坡头村率先成为宁夏旅游致富村,鸣沙生态移民村成为宁夏旅游扶贫示范村。以鸣沙村、田拐村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农家特色的农家乐和家庭农场。实施了森沃生态农业观光园、永康镇永乐村观光旅游点、史店乡田拐村乡村振兴旅游提升、海原县关桥乡方堡村美丽宜居村庄、天都老庄休闲康体生态旅游乡村经济综合体项目、何滩村彩绘墙等项目,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感与参与感,多元化发展乡村旅游。
二是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市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40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48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1个、农民文化大院122个。大力推行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建民营公助”管理运行模式,采取政府免费提供活动场地、设施设备、资金补贴和业务指导,民间文艺团体按要求提供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活动、接受监督考核的方式,激发了民间文艺团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设施设备利用率。积极鼓励农民文化大院发展,各文化大院年均开展活动6次以上。
三是塑造乡村文化品牌。开展了“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全民健身”“书香中卫”“三下乡”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惠民活动1000余场次,完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6800场次,让广大村民在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中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结合各县(区)实际,深挖文化资源,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沙坡头区的建筑彩绘,中宁县的黄羊钱鞭、蒿子面,海原县的花儿已成为各县(区)独具代表性的文化招牌。积极引导县(区)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文体活动,“秦腔演艺”“广场舞大赛”“农民篮球赛”等特色文体活动常态化开展。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当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乡村文化发展基础不牢,乡村旅游发展创新不足等方面。在下步工作中,我局将多措并举,加以解决。
一是进一步夯实乡村文化发展基础。经过3—5年努力,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健全,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设施有机分工、和谐发展的县区文化设施网络。聚焦“互联网+”,推动智慧文化建设,运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提升、扩大和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全域性“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将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从“局部”拓展到“全域”,建设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以县区“两馆”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枢纽,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文化大院、基层流动图书服务点、农民业余文艺团队、文化活动室为补充,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十分钟文化圈”问题。
二是进一步厚植乡村旅游发展底色。积极指导各县(区),各乡(镇)编制乡村旅游有关规划,做到“项目未动,规划先行”,让乡村旅游发展可持续化。积极组织、引导有条件的村通过墙体绘画美化为乡村赋能,“将美丽绘于乡村,让艺术留住乡愁”,吸引游客到乡村望山看水忆乡愁。鼓励支持示范村开展“一宅变四园”行动,支持村民盘活闲置宅院,充分利用庭前院后废弃空地,把闲置的农家院变成菜园、果园、花园、游园。通过示范村环境美化亮化工程,完善公共设施,打造提升生活品质,弘扬文明新风,主客共享美丽乡村,打造深受游客青睐的乡村“网红打卡地”。把项目建设作为撬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狠抓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重点实施北斗有机农场、丰安屯续建项目、黄羊古落二期等项目,着重打造西安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华润希望小镇等区域,形成新型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地。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
2022年11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