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关于印发《关于保护传承濒危地方剧种“中卫道情”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卫旅游文广发〔2021〕139号局相关科室、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
现将《关于保护传承濒危地方剧种“中卫道情”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抓好落实。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
2021年8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保护传承濒危地方剧种“中卫道情”的实施方案
中卫历史悠久、人文早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繁多。“中卫道情”作为我市珍贵的地方剧种,由于历史原因和现代文化冲击,目前正处于濒临衰亡的困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2015〕52号),进一步加强濒危地方剧种“中卫道情”的保护传承力度,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中卫道情”简介
“中卫道情”属传统戏剧形式,2014年入选中卫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作名录。
1963年到1976年间,原中卫县秦腔剧团时任团长刘笳声积极倡导和主持,并组织以刘笳声、沈吉祥(剧本创作)、曹通民(导演)、赵相如(音乐创作)等为主的创作班底,后经艰苦实践最终形成基本成熟的新地方剧种。1963年春,原中卫县秦腔剧团推出中卫道情剧《李双双》,足迹遍及每个乡村,演出高达100余场,观众多达5万多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极高评价。宁夏广播电台为此剧唱腔录音,并在《群众文艺》栏目播放长达10年。同年10月,中卫排练演出了新编历史剧《谢瑶环》。再后,原中卫县秦腔剧团又用中卫道情排演出《夏桂飘香》《三世仇》《西吉滩》等大型剧目。1976年7月中卫道情戏《激战龙川》参加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文教厅主办的全区会演,并以会演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著名作曲家潘振声主持,召开了全区音乐工作者座谈会。与会专家对“中卫道情戏”大加赞赏,认为其已具备发展为一个新的地方剧种的基础。不少与会者就其音乐特色发出了“谁说宁夏没有‘土货’”的感慨。除此,“中卫道情戏”深入宁夏各地为群众演出,还受邀赴甘肃景泰、靖远等毗邻地区进行演出,为“中卫道情”这一新的戏曲音乐形式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中卫道情”演出团体全无,传承几乎中断,剧种陷入濒临衰亡乃至“销声匿迹”的困境。
二、地方剧种“中卫道情”的现状
1.“中卫道情”代表性传承人赵相如已86岁高龄,且患有肺病,时常住院。除了非遗传承人外,此剧种再无其他专门从事表演、作曲、配器、编导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到系统性、延续性学唱,剧种的核心技艺更是无法传承。
2.中卫市文化馆(中卫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地方戏保护的紧迫性及濒危状况,围绕“中卫道情”传承、保护与发展,经专业技术人员搜集、整理、编辑、录入,撰写了《浅析中卫道情音乐特点》及《中卫道情非遗传承人——赵相如》等文章加以说明完善,现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卫道情”资料整理汇编完成,以待出著。
3.道情戏的近40段典型唱段曲谱现已整理完成,急需留存音频资料,计划录制三板唱:《李双双》中的《端起碗不由我泪流两腮》一板,让界内人士看到作为一个地方剧种首先是板式也即程式化的完善;《孙喜旺》一段,这是从花音(表现欢快的一面)即有别于李双双那板苦音,让听众认知“中卫道情”的概貌;《激战龙川》告诉听众“中卫道情”亦有表现战天斗地的英雄人物的一面。
三、抢救“中卫道情”的价值和意义
1.“中卫道情”作为地方戏剧文化遗产,从仅有的资料看她章而不乱,活而有序,既能表现幽默风趣、哀婉或悲壮的历史题材,又可以表达战天斗地、满怀豪情的现代题材;既有浓郁的戏曲风味,也不乏植根民间音乐基础的新歌剧色彩,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和艺术价值,具有抢救和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2.“中卫道情”还存在抢救、恢复的可能。传承人赵相如笔耕不辍,仍在坚持戏剧音乐创作。通过各方努力,有可能恢复剧种的基本面貌。如果道情音乐与表演艺术精华丢失之后再去对它实施抢救和保护就已经失去了保护传承的价值与意义。已经彻底消亡了的剧种,丧失了传承的可能和必要,丧失了抢救与保护的具体内涵,只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毫无疑问,“中卫道情”这朵独具清香的“小花”,亟需社会各界的重视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呵护。
四、保护传承“中卫道情”的措施
1.重新创排“中卫道情”小戏,打造一部崭新的中卫道情剧目,让它以一个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中卫的戏曲舞台上,使人们能够从舞台上直观感受到这个地方剧种的艺术魅力。新编创剧本《金沙梦》还在进一步打磨阶段,唱词及音乐已创作完成。演员、舞美、乐队等工作仅靠本馆的资源难以完成,此项工作还在进一步推进协调中。
2.按照每场5000元,一年50场次演出要求,计划今年9月开始在中宁县、海原县各15场;景区、学校及社区各20场;沙坡头区乡镇15场;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固原市、中卫市各1场。每场演出结束后,做好演出“回执单”和“满意度测评表”的填报工作,以及录像、照片的整理工作,做好演出资料收存及上报工作。按照自治区、市防控疫情要求,要求协助承接单位做好观众防疫工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