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第七个“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总结
卫民发〔2015〕59号自治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 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根据自治区减灾委员会的安排部署,我市围绕 “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 活动主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活动,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大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加大集中整治力度,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演练。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有效提高了我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能力和全社会防灾减灾工作水平。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
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将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各级“一把手”工程。针对今年“防灾减灾日”活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灾减灾工作,市防震减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联系会议,并从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报道活动、开展校园防灾减灾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开展防灾减灾演练和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等方面制定了市层面“防灾减灾日”主要活动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5.12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通知》(卫政办发〔2015〕81号),《关于做好2015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卫政办发〔2015〕8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的安排,结合本地实际,各自制订了具体活动方案,提供了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市政府督查室加强工作督查,市(县、区)民政局发挥牵头作用,市地震、住建、教育等各部门积极协调配合,按照职责分工逐项抓好工作落实,为扎实做好2015年“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活动主题,强化宣传教育
为做好2015年“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市人民政府在认真总结前6个宣传周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我市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冻等多种自然灾害频发并存在潜在地震隐患以及交通、火灾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实际情况,从强化宣传入手,紧扣今年“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主题,把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全力抓出成效。一是在我国“5.12”第七个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在市政府网站、中卫日报社、中卫电视台发布了全民地震应急演练公告;二是以城乡社区、机关、学校和企业为平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和手段,组织做好干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火灾等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的宣传普及;三是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公示公告牌等载体发布防灾减灾宣传口号和标语,在鼓楼四周醒目位置悬挂防灾减灾宣传横幅,在城乡社区张贴警示标语,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四是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组织街头现场咨询、报纸专版宣传、展出版面宣传、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发送防震减灾宣传标语和宣传知识信息等形式,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五是积极组织各单位、镇(乡)、学校、社区、企业等集中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加大了防灾减灾宣传力度,推进防灾减灾“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特别是市教育部门组织各学校利用5.11日周一升国旗仪式时间举行了2015年“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各中小学校坚持安全知识教育和实践体会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组织一场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讲座、一次避险安全教育班团活动课、观看一次预防地震灾害安全教育专题片、观看一次游泳安全教育专题片、开展一次自护自救技能训练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国旗下演讲、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应急演练、专题讲座、报告会、观看防灾减灾影视资料等方式,做好学生的宣教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宣传周期间,市教育系统共出版报198期,电子宣传屏35期,主题班会240期,观看防灾减灾影视片200场次,集中宣传辅导20场次,师生受教育面达99%以上。市民政部门为配合宣传,定制防灾减灾教育科普读物8种4000份、展板8块 、防灾减灾宣传手提袋500个、宣传彩拱门1个,以及部分声像资料。中卫电视台和城市频道滚动播放防灾减灾公益宣传片,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自救互救常识与防灾减灾相关政策送到社区居民手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实效。六是各县(区)结合“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强化社区避险救援知识宣传,动员社区的每个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之中,做好日常防灾防备,努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减灾意识与避灾自救能力。5月12日,市民政局牵头、市地震局、住建局、气象局、公安局、消防支队、农牧局、林业生态建设局、卫生局、国土资源局、市科协在红太阳广场举办了防灾减灾知识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展出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市民咨询等方式,介绍我市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防范处置自然灾害能力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广泛宣传各种灾害预防和自救知识,沙坡头区管委会同时在沙坡头区文昌镇、滨河镇各社区集中进行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中宁县、海原县同时举办了集中宣传活动。这次宣传周期间,共为市民发放通俗易记、简单明了、贴近群众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南6000份、地震科普宣传单53000份、气象灾害防御3000份、城市防灾知识宣传单2000份,防震科普围裙、包1000个、防灾减灾手提袋500个,防火科普手提袋1000个、发放社会保险法宣传册500份,宣传单2000份。
(三)开展风险排查,扎实治理隐患
结合“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开展,我市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深入开展了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做好各种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实现关口前移,主动防范。市民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教育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和体育局、卫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旅游局、商务经济合作局、水务局、安监局、消防支队等单位结合各自职责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对机场、车站、地下管网、燃气管道、隧道桥梁、大型商场、医院、学校、厂矿企业、影剧院、集市、建筑工地、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重点部位、重要地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落实责任,现场督促立即采取防范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建立起了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联动机制。市住建部门狠抓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抽测及验收监督工作,对工程实体抽测的范围、主体、抽测程序、技术要求、抽测数量、结果处理及行为处罚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及明确,组织人员到市工业园区对化工项目施工安全进行了监督检查,现场下放停工整改通知书3份,对我市8家燃气公司及12个加气站进行检查,对天然气入户工程进行复查,检查出4处隐患,要求落实责任,限期整改。
(四)开展救灾演练,提升救援能力
为了深入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日”活动,增强全体公民防灾减灾意识,更好地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一是5月12日上午,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社区地震应急主场示范演练活动。沙坡头区文昌镇民族巷社区丽景园小区300多名社区居民以地震警报为信号,进行应急避险、紧急疏散和自救互救3个科目的演练,撤离时间控制在了2分钟以内。同时,沙坡头区文昌镇民族巷社区还组织了5支救援队,进行了社区志愿者救援、医疗救护、安全保卫、灾民救助登记、灾后安置5个科目的实战演练,全面、真实的模拟了地震发生后在社区实施救援的场景。社区各救援队演练动作贴近社区实战,体现了救援队不畏艰险,勇于抵御大灾大难的勇气和决心。这次社区地震应急综合示范演练沙坡头区各社区干部40余人现场观摩,吸引了近1000人围观,参加人员达到了1300多人。二是5月11日上午10时,中卫市第六小学举办了地震应急及灭火综合演练。市教育局、地震局、消防支队、应急办组织协调,第六小学做了精心准备,第六小学2000余名师生、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医疗救护大队全体队员参加了演练。演练活动分紧急避险、应急撤离演练、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灭火演示等科目。第六小学模拟疏散演练指挥有方,教师们严格按照分工坚守岗位,全体学生秩序井然,紧急避险、疏散演练做的非常好,按规定的时间撤离到操场。消防队员模拟受困学生抢险速度快、动作敏捷,医疗救护队员模拟对伤员伤口止血、包扎、心肺复苏、120救护车救护等非常到位。消防战士还进行了搜救犬搜救、消防梯救援、高层救援车救援、消防车灭火演示。演练结束后,还举行了消防搜救设备展演仪式,与会领导、来宾、参演队员、全体师生观摩了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消防安全知识展示,取得了有效的宣传效应。三是中宁一中5月12日上午,举行了“中宁县2015年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活动,主场安排了应急避险、紧急疏散、自救互救、应急队伍集结、疏导交通、维护治安、医疗救护、解救被困人员、灭火抢险、防疫消毒等演练科目,同一时间,在126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地震应急避险、紧急疏散、自救互救3个科目的演练。四是5月12日14:28分,人防警报在中卫上空响起,市直部门、驻卫单位、医院、商场、宾馆、银行、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和通讯、电力、供水等生命线保障部门,中宁县、海原县、沙坡头区镇(乡)、海兴开发区及城市社区广大干部和市民开展了地震疏散演练活动。据不完全统计,“5.12”期间,全市参加演练的人数达到了62万人。其中:67个市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驻卫单位1.86万名干部职工、沙坡头区107所中小学5.6万名师生、13家医疗机构0.33万名医护人员、10个大型商场和宾馆2.1万名员工、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3万名职工、12个镇乡城市社区13.1万名居民,共计24.5名干部群众参加了演练;中宁县13.5万名干部群众、海原县22.1万名干部群众参加了演练。全市中小学师生参与率保持了100%;市商务系统各大商场、宾馆员工和顾客参与率达到95%;市卫生系统第一人民医院等医院职工和非重症病人参与率达到93%;市工业系统宁夏红、宁钢等企业职工参与率达到90%;社区居民参与率达到59%;市民政局、供电局、农牧局、公安局等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参与率达到95%。通过地震应急演练系列活动,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提升了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取得的成效
(一)全民识别灾害风险能力和减灾技能大大提高。
通过宣传教育,为群众讲解防灾减灾知识、召开专题座谈会、组织集中宣传、举办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播放防灾减灾录像、街头宣传咨询、报纸专版宣传、展出版面宣传、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减灾科普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进农村,并举办实战救援演练和规模宏大的全民防震减灾模拟演练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逐步形成了好的防灾减灾习惯,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强化,识别灾害风险和减灾技能大大提高。
(二)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市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创新建立商场宾馆地震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建立和完善了本系统各大商场、宾馆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并强化各大商场、宾馆地震应急救援力量,形成了一整套演练方案模板,建立了商场宾馆每年必须演练一次的长效机制。教育局建立地震应急演练活动的长效机制,每年在各学校开展4次演练活动,同时,在各年级增设2课时地震知识课的课堂教育,不断总结地震演练的经验,实现了防震减灾教育的经常化、教学化、制度化;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5.12”期间,全面组织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悬挂防震减灾横幅标语40多条,搭建宣传咨询台28个,发放了大量宣传资料。通过教育宣传和演练,市、县(区)、各部门、镇(乡)、社区对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任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目前,已成立市、县专业救援队伍10大类29支,发展队员2325人,市县两级成立部门行业抗震救援队伍68支2910余人,同时,还成立了企业、社区、农村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33支1753人。结合5.12地震应急演练,有关部门、单位,学校、医院、商场、规模以上企业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了应有的装备,并组织拉练本行业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在“5.12”期间展示了出许多新的救援装备和器材以及其他新的救援力量,各应急救援队伍对已制定的救助应急预案进行了对照检验,找出了衔接点,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大大加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农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相对淡薄,参加应急演练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各类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切实保障,加强宣传教育和实战演练,切实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科学减灾,依法应对,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努力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工作,为构建和谐美丽中卫做出积极的努力。
中卫市民政局
2015年5月20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