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卫市民政局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的总体思路,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困难群众关爱帮扶计划,推动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阳光救助、温暖救助,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困难群体生活品质。
完善主动公开机制,提高政策知晓率。市、县(区)民政部门通过官网、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公开各类救助政策、救助流程、求助渠道,长期宣传社会救助政策,提高困难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知晓率;严格落实社会救助信息公示公开有关政策要求,每月在村(社区)公示栏及时向群众公开低保人员、特困对象在享人员姓名、家庭成员数量、保障金额等有关信息,确保困难群众救助申请有问必答、救助有门、受助及时。
完善主动发现机制,提高救助覆盖率。加强与乡村振兴、教育、人社、住建、卫健、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建立数据定期交换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作用,深入分析研判困难群众线索和预警信息数据,及时将相关线索和预警信息推送至各县(区)民政部门,为组织开展线下核查摸排提供数据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构建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网络,充分发挥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作用,形成以社会救助协理员为核心的主动发现队伍,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探访、微信视频、数据比对等方式全面排查辖区困难群众,及时发现生活困难及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急难情况,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
完善主动接办机制,提高申请处置率。畅通接办渠道,加强电话值守,确保热线畅通、渠道畅通,耐心接听群众来电,用心用情回应群众诉求。完善社会救助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及时为有需要的困难群众提供救助服务,将市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并入“12345”市民服务热线,按照接诉即办,跟踪回访、闭环落实的原则,及时解决每一件群众诉求,切实提升应对救助诉求的反应率、处置率,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完善监测回访机制,提高群众满意率。定期走访低保对象、分散特困人员等已救助帮扶的困难群众,详细了解其基本生活情况,重点关注社会救助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摸清生活是否还存在其他困难,针对特殊困难群众,精准了实际需求,制定“一户一档”需求档案,开展生活服务、健康管理、照料护理、社会融入、能力提升、资源链接等服务类社会救助,对未纳入救助范围的人员,重点监测是否符合相关救助条件,符合条件的,立即启动救助程序。
完善督促抽查机制,提高救助精准率。不断加大督导抽查力度,不定期抽查各县(区)民政局、乡(镇)社会救助热线畅通率,政策解答有效性,社会救助协理员政策知晓率,并形成抽查台账。开展社会救助工作调研,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乡(镇)社会救助服务窗口进行检查抽查,了解其具体家庭情况、救助政策享受情况、救助资金发放是否及时到位,确保社会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