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中卫市坚持高位推动,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抓实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着力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
抓住“三个关键”,推动高标准落地。一是抓总体布局。连续3年将乡镇社工站建设纳入全市民政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实施一镇一策,将社工站与民生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多站合一,形成“一盘棋”合力,打通建设堵点。全市建成县级社工指导中心3个、乡镇(街道)社工站41个、村(居)社工室5个,在全区率先实现了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二是抓运营管理。推行专业社工机构入驻乡镇办公,整合乡镇低保核查员、民生专干等人才资源,统筹纳入社工站管理,采取站长由乡镇社会事务办负责人兼任、副站长由民生专干和承接机构项目负责人共同担任、每个服务项目配备至少2名专业社工的模式,稳步推进服务项目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三是抓服务模式。围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事务等领域,制定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建立了乡镇“点单”—县(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派单”—乡镇社工站“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2021年以来,全市共投入1353.3万元购买服务项目131个,孵化培育“爱心妈妈”“爱心送考”等特色服务项目3个,实现了服务项目从有到优的转变。
建立“三项机制”,推动高质量建设。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发挥民政、教育、旅游文体、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职能优势,按照扩大资金规模、节约服务成本、集聚服务效益的原则,整合各部门资金170万元,自上而下统筹购买乡镇社工站服务项目,形成市县贯通、同级衔接、全市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实现市统筹、县落实的工作模式,市民政局每年至少统筹社会治理经费150万元、各县(区)积极落实自治区利用社会救助资金结余部分的要求,为乡镇社工站购买服务项目,项目日渐丰富。2023年,全市统筹400余万元用于支持乡镇社工站购买项目。三是建立督查督导机制。邀请专业社会工作师,对市本级购买的社工站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督导反馈、结项评估,实现疑问当面提,疑惑当面解,着力提升乡镇社工站服务质效和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紧盯“三大重点”,推动高效率运行。一是培育社工人才。构建“社工专业+民政业务”系统培训体系,确保社工入职即能接受市级的社工专业知识、县(区)级业务知识培训,补齐社工专业知识欠缺、实务经验缺乏等短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邀请专业社工专家、高校教师围绕需求调研、社会工作本土化服务等内容,有计划、分层次地举办各类主题培训12场次,有效提升社工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共有持证社工385人,其中中级社工师93人。二是提升服务水平。依托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社工专业优势,通过个案、小组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有需要的群众开展个性化服务。2021年以来,开展个案工作732个、小组工作605个、社区工作1000余次,服务群众约15万人次。三是联动社会资源。积极调动多方资源,发动居民骨干、民间乡贤、志愿者、爱心企业等多元力量,组建社区社会组织1598个,筹措物资50余万元,慰问2000余名群众,围绕服务对象需求,开展全方位帮扶。
下一步,中卫市民政局将继续聚焦社工站优势,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润滑剂”“减压阀”作用,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乡镇(街道)社工站高质量运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